正在阅读:云计算争夺战:微软谷歌要如何追赶亚马逊?

云计算争夺战:微软谷歌要如何追赶亚马逊?

2016-07-12 11:28:49来源:网易科技 原标题:云计算争夺战:微软谷歌要如何追赶亚马逊? 关键词:云计算微软科技阅读量:32403

导读:未来云计算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因而吸引了不少科技巨头的竞逐。目前该市场的者毫无疑问是亚马逊,位居第二的微软和谷歌未来能迎头赶上吗?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未来云计算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因而吸引了不少科技巨头的竞逐。目前该市场的者毫无疑问是亚马逊,位居第二的微软和谷歌未来能迎头赶上吗?《福布斯》近日撰文详解了三大巨头的发展策略和现状。
  
云计算争夺战:微软谷歌要如何追赶亚马逊?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多月以来,谷歌的智囊团一直在寻找理想的人选来领导云计算业务,赶上竞争对手,充分抓住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投放广告以来大的新机遇。期间,有一名字不断出现:戴安娜·格林(DianeGreene)。格林在硅谷以外并没什么名气,但在科技圈她堪称传奇,且在佩奇和布林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时与他们建立了友谊。她的丈夫孟德尔·罗森布鲁姆(MendelRosenblum)是斯坦福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两人在校园已经居住了数十年时间。
  
  谷歌云业务
  
  与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一样,格林也有雄心壮志和工程师基因。佩奇和布林从斯坦福休学创办谷歌的同一年,格林、罗森布鲁姆和另外三个人联手创立了VMware。VMware利用虚拟化技术彻底改变了企业远程管理数据的方式。格林在VMware担任了十年的CEO,该公司的市值高时达到490亿美元,她也赢得了非凡天才的美誉:一位拥有无可挑剔的管理才能,且深谙如何将技术卖给各地大企业之道的计算机科学奇才。2012年,佩奇将格林招入谷歌的董事会,后者的行业地位获得强有力的认可。
  
  作为董事会成员,格林开始建议谷歌高层去抓住一个错过的机会:云计算。将计算能力租赁给企业的概念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谷歌2008年以来开始涉足该领域,一开始它先让创业公司在其巨大的数据中心网络上开发应用。然而,由于精力分散于多个其它的项目(如搜索、地图、移动、无人驾驶汽车等等),谷歌从未认真对待云计算业务。
  
  这并不妨碍云计算在近十年后发展成重塑企业思考和使用技术方式的“海啸”。初,一大批新的初创公司--Airbnb、Instagram、Pinterest等等--在其它公司提供的云服务上展开大多数的业务运营。近年来,大企业们也开始将更多的应用程序转移到云端,如通用电气、NBC和壳牌公司。
  
  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追随这一潮流,尤其是瞄准物联网巨大机遇的工业巨头和物流巨头。通过部署联网传感器网络来提高业务运营效率,这些企业如今依靠物联网应用程序来管理各地的卡车,在农业经营中监控土壤状况和环境条件,又或者维护电梯。对于海量的数据,没什么途径比云端更便于管理了。总的来说,向云应用程序的转移,标志着企业计算的代际转变,其意义可能并不亚于PC联网时代的到来。
  
  谷歌在20年里建立起了大的计算机网络--巨型联网数据中心遍布各地,配备软件来驱动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鉴于此,它在全新的云时代似乎处在非常有利的位置。的确,谷歌内外有不少人认为云计算是广告以外谷歌大的赚钱机会。不过,作为一家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网络服务和移动服务,建立起一项规模达750亿美元的业务的巨擘,谷歌却不具备打造一项专注于向其它企业出售技术服务的巨型新业务的DNA。
  
  这解释了为什么格林的名字会不断出现。在谷歌终决定追逐该机遇时,佩奇邀请格林接管公司的云计算业务。她并没有答应。不久之后,谷歌其他的高管和董事会成员也纷纷试图去说服她。终,谷歌早期的工程师之一、计算基础设施开发负责人乌尔斯·霍尔泽(UrsH?lzle)在与格林一起去斯坦福的小山遛狗时成功说服后者出任该项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当初在忙于运营神秘的新创业公司Bebop,该公司致力于开发技术提供简单易用的企业软件应用程序。于是,去年11月,谷歌斥资3.8亿美元将Bebop收归门下,并任命格林为谷歌云平台主管,让她领导建立销售队伍,改造一个2015年在增长上花掉100亿美元的部门。这一任命实际上让格林成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作为Alphabet的董事会成员,她某种程度上算是佩奇的上司;作为云计算的主管,她的上司是向佩奇汇报的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
  
  格林面临着一项令人生畏的任务。正当谷歌犹豫不前之时,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吞下了整个行业。他在2006年押注的亚马逊网络服务(以下简称“AWS”)--与该公司核心的零售业务没什么关联,因而当初亚马逊展开该项业务让很多人都看不懂--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增长甚至超过亚马逊的零售业务。AWS已经拥有100多万客户,今年其营收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它的利润(季度达到6亿美元)甚至让亚马逊转亏为盈。
  
  AWS初只有三项服务,如今已经拥有超过70项不同的功能。AWS的运营由亚马逊的数据中心驱动,它在整个互联网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周日晚上,Netflix订户们观看他们喜欢的节目之时,美国约有30%的活跃带宽经由驱动Netflix视频播放的AWS。亚马逊常常说,得益于AWS,创建科技公司就像拼凑乐高积木那么简单。
  
我要评论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贵州召开高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提升推进会

    会议指出,近年来,贵州高铁发展迅猛,全省高铁通车运营里程已达1800余公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看到,高铁沿线部分区域,尤其是桥梁、隧道的4G/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盲点,给旅客带来不便。
    移动通信科技
    2025-04-07 10:27:58
  • 阿里定了!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 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阿里云计算AI硬件基础设施
    2025-02-24 12:01:3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尽显科技力量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凭借其灵活性、高度适应性和人机协作能力等优势,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教育科研、家庭服务等众多领域展现。
    人形机器人科技
    2025-02-24 09:22:32
  • 微软完全退出HoloLens硬件,元宇宙凉了吗?

    元宇宙被认为能催生出诸多创新商业模式,如虚拟房地产、数字资产交易、虚拟广告等,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但目前元宇宙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微软HoloLens硬件元宇宙
    2025-02-21 09:17:09
  • 云计算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召开

    范科峰副院长代表电子标准院,向支持实验室工作的专家委员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国家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云计算信息技术
    2025-02-13 11:56:4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