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我国近八成的土地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以及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较成熟,除了日照外,不需任何“燃料”。从站址的选择来说,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和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在低碳经济与新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光伏发电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份额大的主导能源之一。
光伏发电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份额大的主导能源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18万千瓦,成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的国家。其中,光伏电站为3712万千瓦,分布式为60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92亿千瓦时。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513万千瓦,连续3年新增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为我国光伏制造业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区有11个。其中,西部地区主要建设地面电站;中东部地区建设分布式电站。去年光伏应用仍以地面电站为主,占比达到84%,分布式光伏应用占比上升至16%,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方面,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将对火电机组强制实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额考核机制。2020年,国内所有火电企业所承担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额,需占火电发电量的15%以上。燃煤发电企业可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以完成15%的配额考核指标。如果未能达标,发电业务许可证将被取消。另外,今年3月,发改委宣布计划取消、缓核或缓建一批燃煤发电项目,还计划关停或淘汰一些小型和落后燃煤机组。此前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除专门的非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外,各发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9%以上。从政策层面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额目标以及燃煤电厂建设难度的加大,带动电企将投资重心转向可再生能源,有望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机构认为,未来分布式光伏建设、PPP模式与能源互联网将成为光伏企业转型的关键领域。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不到20%,随着用地资源紧缺,地面电站发展模式将不适用于光伏推广,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光伏发电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