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加速能源互联网建设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加速能源互联网建设

2016-07-14 10:10:16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装备阅读量:46809

导读: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光伏行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光伏产业的新趋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光伏行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光伏产业的新趋势。在国内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无论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电站,都已成为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但由于我国特色的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如何接纳光伏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就成为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和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加速能源互联网建设

  在过去几年间,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集中式光伏电站一直是投资的风口,大批电站项目集中上马,而分布式光伏项目却几乎无人问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伏实际完成新增装机15.13百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占比91%。但由于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项目过于集中、电网不易消纳、输送困难等原因,当地弃光现象严重,局部地区弃光率甚至达到20%至30%。
  
  与之相比,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则更占优势。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布局的主战场,也是用电消费的重地。另外,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大部分发电量由用户自我消纳,对电网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在业内专家看来,分布式光伏项目既能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又可以产生稳定的收益,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稳健的投资领域。
  
  此外,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到2020年,累计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在政策资本的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逐步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尽管分布式光伏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依旧不容乐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实际完成新增装机15.13GW,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13.74GW,超额完成目标,而分布式光伏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另外,在已建成的或审批通过的项目中,我国光伏仍以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为主,分布式数量与总装机数仍处于较低水平。为改变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加速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首要的还是理顺价格机制。应把理顺价格、找到适合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路子作为首要考虑。国家应继续加强从分布式试点入手,寻找更多的地方补贴模式,然后将成功模式迅速向全国推广。一旦理顺市场、找到合适的价格机制与推广模式,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可能将持续高于其他能源发电品种。
  
  第二,中国的分布式发电目标应谨慎制定。从总量上看,2014年和201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目标定得过高,如果能够制定得更接近实际,应能更好地完成,避免规划的无效性。从各地区分布式发展目标看,规划制定应该更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地区的经济发展、电价与电网、光照资源禀赋以及能源结构等。
  
  第三,目前集中式光伏收益率远远高于分布式光伏,因此市场会将更多的投资引入集中式光伏。除了行政上的装机规模疏导和管控,加紧建立西部集中式光伏发电外送通道,加快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远距离输送与消纳技术,将有利于中国实践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与减排承诺。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应用不到20%,加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过快以及传统电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将是大势所趋。相信随着用地资源紧缺,地面电站发展模式将不适用于光伏推广,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光伏发电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