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BAT三巨头拼抢云计算市场 谁能拔得头筹?

BAT三巨头拼抢云计算市场 谁能拔得头筹?

2016-07-18 13:49:02来源:机房360 原标题:BAT都来了 巨头们如何拼抢云计算? 关键词:云计算百度阿里阅读量:32236

导读:不到两周的时间,腾讯CEO马化腾、百度CEO李彦宏纷纷为自家的云计算业务站台。百度、阿里、腾讯BAT巨头在云计算上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不到两周的时间,腾讯CEO马化腾、百度CEO李彦宏纷纷为自家的云计算业务站台。
  
BAT三巨头拼抢云计算市场 谁能拔得头筹?
 
  “业内已有很多云的解决方案,但腾讯的方案是不一样的。腾讯不是把云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来考虑,而是作为整个平台战略去考虑的。”在7月5日的“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拉来了万科公司郁亮、新东方俞敏洪、美的公司方洪波,为腾讯云举行了一场浩大的产品推荐会。
  
  八天之后的北京,百度李彦宏则说:“不同于传统的云计算,而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三位一体’。”
  
  至此,百度、阿里、腾讯BAT巨头在云计算上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
  
  其中,估值达390亿美元的阿里云已经具有比肩亚马逊云服务能力,逐渐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级火箭”;腾讯云业务也出现在2015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中,并且同比增长超过100%。
  
  相比之下,百度布局云计算的逻辑是什么?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6年前,当时李彦宏对云计算的态度并不客气——“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他曾这样评价。
  
  此后过了两年,李彦宏对云计算有了不同的答案——云计算里面已经开始有了“新酒”。主流互联网厂商都开始大规模建立数据中心,进行服务器定制,百度是时候做一个通用化平台出来。
  
  谈到这一转变,李彦宏给出了自己理由: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百度一直在旁观云计算市场,但是当时觉得云计算太简单,是个苦活累活脏活,不值得进入。但是过去两三年来,事情发生了变化。云计算的市场不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而包含了更多技术能力。
  
  事实上,对百度来说,它的的主营业务“搜索”天生就是云计算。只不过此前的十几年里,百度的这些技术藏在后台,通过搜索提供给终端的用户的,现在百度要做的把这些技术能力充分地开放出来,跟各行各业去进行结合发挥作用。
  
  “我们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存储的能力,不是简单的技术能力,而是大规模处理数据的能力、的用户画像的能力、地图的能力、和人工智能等很多领域的创新提供给大家。”李彦宏说。
  
  在他看来,百度发力企业级云计算市场有几方面的基础:一是百度仅搜索和外卖两个业务积累的企业级用户已达300多万家;二是竞争对手的追赶和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景,证明云计算不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总有东西别人两三年,那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市场对于我们就更有意思”。
  
  除了百度自身在企业级市场的经验和技术外,李彦宏认为还有两大问题对于百度云计算战略起到很大影响:一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性,云计算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二是云计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云存储,已成为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互配合的技术形态。
  
  百度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刘炀公布百度云的天算、天像,天工三个智能平台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是广谱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能力结合在一起,李彦宏称,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想象空间会变得很大。
  
  例如,解决外卖中的物流问题,保证配送时间短、路径佳,提升配送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线下零售店吸引顾客。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百度可以提供服务和支持,使其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用户画像。
  
  李彦宏还称,外界有嘲笑百度外卖的评论说“别人在做人工智能,百度在送外卖”,但其实百度外卖里有非常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比如同样的商家订单,先配送后配送,时间路线规划等等,都有人工智能的技术,涉及机器学习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彦宏演讲结束后,百度云计算负责人决定当场利用百度外卖为参会嘉宾叫500份冰咖啡。
  
  BAT逐鹿云计算
  
  BAT发力云计算的背后,这显然个大生意。
  
  根据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基于云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将是目前的3倍。
  
  对于巨头之间的竞争,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对媒体表示,腾讯云并没有模仿或者跟随阿里步伐,只是抱着开放心态在学习,“行业之间应该有更多学习与交流”。
  
  阿里无疑是BAT中早布局云计算且业务成熟的一家。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在2013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阿里云主要为政务、电商、物流等领域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
  
  根据透露,去年阿里云CDN客户数已突破10万,人民网、芒果TV、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优酷土豆、知乎、豆瓣、熊猫TV、魅族等企业皆是阿里云CDN用户。
  
  而从业绩来看,2016财年阿里云营收达30.1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8%。在该财年的四个季度中,阿里云一直保持三位数的收入增幅,增幅数字从106%一路增至175%,逐渐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级火箭”。
  
  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阿里云单独估值已达390亿美元,占到阿里集团的20%,未来五年内阿里云营收将突破185亿美元。
  
  而腾讯的云业务则是从它擅长的游戏和社交切入,逐渐渗透到电商、O2O、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在腾讯今年3月公布的年报中,提及腾讯云的业绩增长,2015年该业务同比增长超过100%。超过游戏平台与微信的增长,在腾讯众多业务中增长幅度大。
  
  在马化腾看来,未来云端大的机会在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多传统的企业,过去是“触网”,也就是使用互联网,现在开始“触云”。为此,腾讯云推出了混合云黑石2.0、视频3.0、COS对象存储4.0以及大数据解决方案数智方略1.0四项新产品,升级腾讯云产品矩阵。
  
  对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来说,BAT三巨头前后脚入局,真正的大战可能才刚刚开始。它们的竞争除了比拼平台提供的资源能力,还有技术资源、安全保障、以及云端CDN速度等。不过真正受益的,将会是作为云业务用户的大批创业者们。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