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炸之机
究竟“炸机”如何成为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噩梦?
小编分别向中国几家具规模的无人机公司查询,大疆和昊翔分别表示不回应有关炸机比率的问题,而零度无人机的品牌总监姚本超则表示,他们所知道的无人机报修率,占了其销量的30%。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消息指,国产的手机报修率约3%,而国产手机品质比较参差,也是6%左右,而再差一点的品牌也是20%。相比之下,无人机报修率30%真的不低。
报修数字高,是因为无人机的品质不佳吗?不是的。
虽然无人机返修率不低,但厂商表示大部份情况下都是人为因素做成。零度表示他们的30%报修率之中,逾80%均为人为操作失误,而这80%当中有70%都是次飞行就炸掉。大疆虽然没有就炸机比率作出回应,但他们表示在他们所知的炸机事故中,有85%均为人为操作失当。
小编并不排除厂商把责任推到用户的可能性。消费级电子产品本来就很容易出毛病。我曾经有四台不同品牌的无人机,但每一台无人机都曾炸机。其中一次就在我面前的10米空中,无故断电直接摔下来;另一次在阳朔旅游时,在260米远、80米的田野上空、在没雀鸟、没天线、没怪风的情况下,又突然摔下。
事实上,无人机对故障的容忍度极低。电子设备可能因为长时间暴晒而过热死机,这对于手机来说只是用风扇吹一吹就能解决的事,但无人机就会直接空中摔下来;电子指南针偶尔会因为金属或电波而受到干扰,对于手机来说多只是定位错误,但无人机可能会因为自稳出错而直接撞墙。
无论是人为因素也好,机械因素也好;无人机的另一痛点,就是每次意外都会造成不少的损失。手机除非电池爆炸或起火,否则很少会整台报销;但无人机从十米空中摔下来,精密的云台就会损毁;无人机失控或操作错误,很可能直接飞丢,整台报销。
痛在用户,伤在厂商
消费级无人机目前仍然不是便宜的玩意,但由于无人机的上述痛点,每次炸机也会造成不少的财务损失。即使现代的消费级无人机,都有飞行纪录来判定责任谁属,但不少玩家对无人机技术不太了解,更容易在在责任谁属上出现争执。
当中着名的莫过于sb-dji.com的站长因为飞行事故,而设立了这个“反大疆网站”,专门张贴有关大疆无人机的炸机事故,由于对大疆品牌带来不少的影响,更曾使大疆诉诸诉讼。可是,后来站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
消费级无人机事故看得多了,冷静下来,所有厂家的无人机产品都会发生各类事故,有硬件缺陷的,也有软件的,更多是操作不当和对产品的不了解,事故量更与市场占有率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