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6月30日ET-iLinkMQTT私有云解决方案在电子圈内的专业平台——聚丰发布,短短7天ET-iLink私有云筹款已达4万余元,提前接近一个月达成目标。这款产品到底有何吸引力,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且获得如此之高的关注与支持呢?
攻破核心技术,降低进入物联网门槛
随着物联网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MQTT协议用于物联网的产品,不乏有上的大公司,比如FACEBOOK,小米等诸多企业。在物联网时代,万物都接入到物联网,接入网络的节点数巨大,硬件环境千差万别,网络环境也各有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MQTT是好的选择。
MQTT是一个由IBM开发的物联网传输协议,目的是为低带宽和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中的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网络服务,比如野外、高温、信号差的地方。MQTT在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有:可靠传输:MQTT可以保证消息可靠安全的传输,它包括三种不同的服务质量(多只传一次、少被传一次、一次且只传一次),如果客户端意外掉线,可以使用“遗愿”发布一条消息,因此可以与产品应用开发简易集成;消息推送:支持消息实时通知和内容的反向推送,区别于传统的HTTP请求应答的模式、灵活的Pub-Sub以及消息存储和过滤;低带宽、低耗能、低成本:占用移动应用程序带宽小,小的数据包只有2个比特,且无应用消息头,带宽利用率高,耗电量较少。
ET-iLink私有云,其核心技术是基于IBM的MQTT协议开发的独有MQTT 技术;据称,ET-iLink整套系统,资金投入仅为传统云服务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数百分之一,同时不需要投入额外人力运维系统,几个月便可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私有云服务系统,快速接入物联网核心技术的攻破,让ET-iLink可以大幅降低物联网的进入门槛——即用小钱部署硬件,快速完成软件搭建。
小e智能开发板,助力企业快速开发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件产品从概念产生、原型设计、系统搭建到小批量试产等上市前的筹备工作需要花费数月到几年不等的时间,同时,要达成万物互联,后续的软件服务、数据收集和利用都让无数企业在万物互联的路上走得异常艰难、且漫长。
ET-iLink私有云是以配套的小e智能开发板为核心,小e开发板包含WIFI和2G两种开发板,还有配套的ET-iLink云MQTT服务器,它是开发快为帮助快速搭建物联网产品原型而设计的,对于传统的硬件产品只需要将产品的控制指令通过串口传输给WIFI或者2G模块,那么用户的手机或者PC端就可以接收到相应的指令,反向也是一样。这种情况下,从WIFI和2G模块到云平台再到手机端的通信链路就不需要去担心。与国内其他云平台厂商的区别是,ET-iLink不限制用户传输的数据业务的逻辑,用户可以传输任何指令,只建立通信链路,大大的方便了用户的开发,极大的降低开发周期和成本。
为了加速开发进程,ET-iLink还有诸如一键安装、微信语音控制等人性化设计。开发快团队专门设计了只需要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在公众号界面远程控制系统的贴心功能。
提供私有云服务,防止数据泄露
在整个物联网云平台的供应链上,云平台一直是制约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为企业自己搭建云平台,技术相对复杂;而采用公有云,又要遵守第三方云平台的诸多协议和规定,且数据的隐私性完全无法兼顾。而云平台厂商为了做物联网的大数据,一直没有放开这一块市场。私有云的概念提出,是为了让所有的都能够搭建自己的私有云平台,自主开发和创新物联网智能硬件的产品,让智能硬件遍地开花。
ET-iLink通过建立私有云,希望把数据全部交还于物联网企业。只有私有云,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数据泄露。相信许多谋求转型的传统企业会十分看重私有云。这些本身握有大量数据和业务量的企业,不缺乏物联网转型的资金和人才,但安全问题却难以解决。
有了私有云的服务,大量的小型企业和团队可以由此快速接入物联网,无论是商业还是产品上的创新都有可能快速投放市场,行业的格局有可能出现大量洗牌机会。
ET-iLink系统包含ET-iLink联接服务器及开发包,系统包括:ET-iLink联接服务器、SDK软件开发包和HDK硬件开发包。ET-iLink已经过2年的研发、试验、测试阶段,开发快团队期待通过ET-iLink私有云成功打造出性价比和易用性超高的私有云平台服务,改变物联网行业格局,让人人都可以做物联网,而不是人人都在准备做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