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进入公众视野,BAT巨头们积极抢滩
云计算领域并尝到甜头已成不争的事实。行业大事早知道,中国智能制造网“每日一评”以新潮角度带您了解行业大事、洞察市场态势、品味产业风向标,分分钟通览智能制造快讯,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4点,不见不散。
BAT巨头“云”里各显优势 恶战或即将来临
翻开中国云计算历史记录册,国内早布局云计算平台不是BAT三巨头而是“盛大云”,这令人出路意料。据悉,盛大云在国内起步很早,早在2009年就已经将“虚拟化和云计算”立项进行研究开发,云产品种类丰富,号称“中国完整的公有云平台”。不过时至今日,盛大云在“云”界的似乎成了无名小卒。
然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阿里云,它的风头却与日俱增。2009年开始布局,2012年8月,阿里云启动“站上云端”项目。在阿里云和曾是中国大的虚拟主机的提供商的万网合并后,阿里云计算服务产品将借万网渠道销售,价格几乎是国内贵的。今年4月份,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阿里云2015年第四季度的营收约1.28亿美元,已经超越谷歌成为仅次于微软Azure和亚马逊的AWS的第三大云计算厂商。阿里云好像立志要超过前头两座大山,频频动作,甚至挖来前微软高管。
BAT三分天下
基于百度有着国内搜索引擎霸主地位,百度云迅速声名鹊起。在2012年9月份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面向的“七种武器”,其中不乏云计算产品。不过,直到今年的“2016百度云计算战略发布会”,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才在会上宣布百度进入云计算市场。而且李彦宏认为,百度的云计算能力同类两到三年,这是百度云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之下,早年的腾讯云平台仅面向移动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从社交化内容存储、移动网络加速、LBS、点对点通讯、移动安全和移动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帮助移动。多年来,腾讯云基于QQ、QQ空间、微信、腾讯游戏等真正海量业务的技术锤炼,从基础架构到精细化运营,从平台实力到生态能力建设,以擅长的游戏和社交切入,逐渐渗透到电商、O2O、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当前,腾讯云有着将之整合并面向市场的趋势,使之能够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集云计算、云数据、云运营于一体的云端服务体验。
云界恶战即将来临?
其实,BAT巨头们纷纷布局抢占国内云计算市场,甚至瞄上,也充分说明云计算领域在未来的竞争将会是一场很有意义的“恶战”。众所周知,计算机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不代表着拥有着技术突破能力,也不代表着其地位能稳若泰山,长期占据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例如,微软长期占据IT产业霸主地位,而在云计算领域的却是原本为一家在线图书零售商的亚马逊。亚马逊的AWS初只有三项服务,如今已经拥有超过70项不同的功能。AWS的运营由亚马逊的数据中心驱动,它在整个互联网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不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里,“云”界大战似乎才刚刚开始。就国内而言,虽然阿里云占据着当前第三大云计算厂商的地位,在国内的地位也固若金汤。但若此时判BAT以及正在崛起国内外新生力量间的胜负还为时过早。就目前来看,也许BAT巨头们在中国市场中各具有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优势,国内外新生企业以恐难在短期内打破我国BAT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未来,一体化势必更强、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中,企业跨界已成常态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里,我国云计算产业的“恶战”中或许也能半路杀出一匹像“亚马逊”般的黑马。毕竟“云”市场也逃不了优胜劣汰的命运,国外“云”企业也一直仅仅盯着潜力十足的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且未来的事情是人类无法预估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