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慧城市风头正劲 多企业瞄准跨界创新

智慧城市风头正劲 多企业瞄准跨界创新

2016-08-01 10:30:5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400城启动智慧化变革 有望撬动万亿级投资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大数据阅读量:31641

导读:近年来,智慧城市风头正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政务、万物互联已逐渐从想象变为现实。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城市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机会,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大城市,除了几乎无处不在的拥堵,我们还时常忍受着大雨突袭时地面的积水,呼吸着雾霾中有损健康的尾气。进入城镇化的3.0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大城市病?如何在城市里更加智慧地栖居?
  
智慧城市风头正劲 多企业瞄准跨界创新
 
  近年来,智慧城市风头正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政务、万物互联已逐渐从想象变为现实。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城市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机会,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智慧城市正加速从原先的概念探索迈进到实质建设阶段。
  
  7月29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北京金博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序幕。
  
  统计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按住建部统计口径,截至2015年底,智慧城市试点约有400个。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将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治理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把中国的经验推向,把经验引入中国。”
  
  企业瞄准市场万亿投资潜力
  
  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当年四川都江堰城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一度受到热议。近两年,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新概念更是层出不穷。
  
  在李铁看来:“有些城市在炒智慧城市的概念,这是一个误区。智慧城市应当成为政府、企业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而不能成为拉动GDP的‘万金油’。”
  
  李铁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可能远远超过地方政府,企业受到市场和利益的需求,会把各种科技手段、创新发挥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是靠政府产生的,而是产生于企业,产生于市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来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正途。”
  
  2015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等23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从政策标准层面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介绍称,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到2018年的工作任务分工。到目前为止,全国地级市和400多个县级市都已经开始了数字城市的建设。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智慧城市投资额年均复合增长14.81%,预计未来十年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超过万亿元。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认为:“在智慧城市领域,传统观念需要改变。企业不应当单纯追求自身业务规模的大化,而是更应当看重生态圈的良性发展。今年7月15日,华为发布了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首批二十多家合作伙伴宣布加入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以一致的理念形成生态圈的合力,以伙伴之间的能力互补为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监孙晓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走市场化集群模式,政府更多的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入较大,一己之力往往是不够的,所以海尔倡导形成自发性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业互补和技术互补。”
  
  “目前海尔已经形成自己的7个生态圈,将来会有17个、70个甚至更多的生态圈。智慧城市建设包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也围绕智慧城市理念在不断延伸自己的功能和业务,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通过打造生态圈、形成产业集群合力,为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将自己的盘子做大做宽。”孙晓震说到。
  
  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高亚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社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都大有文章可做。智慧城市不仅是理念的创新,也留给企业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机遇。”
  
  “本次博览会上的许多企业,力求将互联网与实体商业的优势有机融合后形成实体+互联网生态链,积极推动实体商业物联网转型,进而实现智慧化变革。”高亚彪说到。
  
  跨界创新成热“关键词”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互联网+”成为各级政府助推经济发展、加快城市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而此次博览会,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将跨界合作作为智慧城市战略布局的一个重点。
  
  乐视智慧生活事业部总经理刘彩俊向记者介绍:“乐视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化开放式闭环生态系统。比如乐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自行车、VR眼镜、运动相机等等。”
  
  李铁告诉记者:“不要以一家企业来制定一座城市的所谓智慧城市方案,因为它是无数个企业的整合。跨界整合利益分享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终要满足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满足于市场,带动内需。”
  
  “乐视参与智慧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视生态经济的跨界创新。我们积极与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寻求合作共赢,扩宽我们的服务空间。”刘彩俊说道。
  
  而华为此次则推出了平安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业务体验。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展示的一云二网三平台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整体构架。在战略布局规划当中,我们努力尝试跨界创新,通过与第三方的合作,延伸服务领域。”
  
  “比如智慧医疗,我们就基于WIFI的移动医疗应用与物联网应用做到统一规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移动输液、婴儿防盗等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医院婴儿和病区输液的安全监控,避免医疗事故,提高医院服务效率。”该工作人员表示。
我要评论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202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重要新规一览

    四月,一系列新规定即将实施,包括《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02 09:31:36
  • 铁塔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提升自然灾害智能化预警水平

    目前,我国灾害预防面临着监测预警网络不健全、实效性不高、精准性不强,“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亟需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网络,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的目标。
    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
    2025-03-19 10:47:45
  • 淄博市召开大数据系统工作会议暨“三拼三比”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市大数据系统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大数据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大数据局的有力指导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支撑底座更为夯实,数字淄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8 10:07:30
  • 公司重要动态速览|海康威视、新华三、宇树科技......

    近期,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有哪些动态呢?小编整理了一下,一起来回顾。海康威视发布视觉大模型周界摄像机;宇树科技入驻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出海......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6 14:10:47
  • 贵州省大数据局召开数字企业座谈会

    会上,朱宗尧介绍了全省数据工作“一体两翼三大转型”总体思路及数字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数字产业处就起草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作了说明。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0 11:14: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