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天眼”神探的升空,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多极化、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同时也是世界上性能先进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射成功。
这些专业名词都是什么鬼?别急,小编后文都有超科普的解读说给你听。但在这之前,先允许小编怀着激动的心情讲一下这颗卫星有多牛!
空间分辨率是从1米到500米,幅宽是从10公里到650公里,不但能够大范围的普查,一次可以宽看到650公里范围内的图像,也能够对特定的区域进行详查,清晰地分辨出陆地上的道路、一般建筑。
这意味着,高分三号既可以“清晰地看到故宫之中的某一间房子”,也可以“清晰地观察我国一个省的全貌”,当然至于“海面上的舰船”也是没问题的,这一点你懂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海洋维权全靠它了
而且!而且!而且这些技能都是全天时、全天候的!啥意思?就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是晴空或者雷雨多云,高分三号都不会翘班!
要知道,在以往,用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很难穿透云雾实现有效对海面观测。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海洋监视监测和海洋权益保护领域,高分三号被称作一颗实实在在的“应用星”。
1.全天时、全天候、近实时监测海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副总师蒋兴伟说,高分三号卫星可获取岛礁人工设施、海上船舶、海上油气平台监视数据,这些都有望为海洋权益维护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
这里小编给一个背景信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沿岸大国,海岸线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约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约共1.4万公里),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约6500多个,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万平方公里,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那么,高分三号全天时、全天候、近实时的监视监测,对我国在海洋政治、经济、交通、安全、科研上的战略利益就显得至关重要。
比如,海洋防灾减灾及应对海上重大环境事件。高分三号卫星提供我国临近海域的风暴潮、热带气旋、海冰、海面溢油、绿潮信息。为灾害监测和评估、应对重大环境事件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支持。
再如,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海域使用管理。高分三号卫星通过获取海岸变迁、海岸带植被、海岸类型、海岸带地质与生态环境、海岸人工设施、海域使用功能区划等监测数据,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海域使用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2.多面手,能直击南方降雨,也能检测北方雾霾
高分三号会的远不止这些。根据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师童旭东的说法,高分三号还是世界上工作模式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有12种工作模式,说白了就是它有12种“本领”:不论是精细条带、超精细条带工作模式,还是窄幅、宽幅扫描模式,抑或是观测模式等等,样样不在话下。
刚刚过去的7月暴雨洪灾让人记忆犹新。童旭东说,对于目前我国南方强降雨区域、台风登陆区域、北京大面积雾霾区域这些光学卫星难以实现观测的,高分三号卫星却都能够清晰成像。
还有在减灾行业应用。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卫星减灾应用体系至关重要的补充之一,将有效填补载荷类型、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极化性能等方面的空白,是“天-地-现场”一体化的灾害监测评估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尤其在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冰凌、海冰、旱灾、雪灾、台风等灾害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