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仓库管理机器人的技术局限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仓库管理机器人的技术局限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016-08-11 16:58:58来源:新浪科技 原标题:仓库管理机器人的技术局限和未来的突破点 关键词:仓库机器人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阅读量:29451

导读:仓库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如何?机器人会慢慢进化,后取代人类实现自动取物吗?又或者,你机器人处在发展中期,人类的工作才更省时?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坛】仓库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如何?机器人会慢慢进化,后取代人类实现自动取物吗?又或者,你机器人处在发展中期,人类的工作才更省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访问了LocusRobotics的董事长BruceWelty。
  
  仓库管理机器人的技术局限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010年,亚马逊用7.5亿买下了Kiva系统,想用它来捍卫自己在庞大的机器人算法市场上的地位。这对许多Kiva消费者而言,确有难言之隐,其中当然包括QuietLogistics。一直以来,它们都在用Kiva的机器人支撑许多客户的中央仓库运作。一旦QuiteLogistics和Kiva的合同终止,它们就需要去寻找新的机器人。
  
  记者: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Locus的发家史吗?
  
  BruceWelty:Locus是从QuietLogistics中孵化来的,他们一开始其实是同一家公司。我们成立Locus是因为Quiet是Kiva机器人的用户,当亚马逊收购了Kiva之后,我们决定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技术。2010年,当我们开始渐渐熟悉Kiva时,我们就考虑要设计一个独特的机器人。我们喜欢Kiva的许多方面,同时也对它有许多不满。所以,我们永远都想制造下一代机器人。
  
  记者:你们不喜欢Kiva的哪些方面呢?这些方面是如何提示你以及Locus,去打造一个你们想要的机器人的呢?
  
  BruceWelty:我们不喜欢Kiva的几点包括易用、价格和安全性。你可以想象,可运作性一定是我们研发要考虑的个元素。所以,Kiva的研发团队并没有考虑太多与价格相关的东西以及如何执行任务。他们没有考虑过它的重量、安全性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因为机器人活动的区域常常没有人类。
  
  渐渐地,很多事情开始让我们抓狂。首先,保护荚非常贵。机器人在露天的环境下行走,灰尘很容易落到他们的内部,会引发维修事故中的90%。我们也不喜欢Kiva一动不动地呆在角落里。我们意识到对这个机器人保持控制的重要性。我们不想造出不需要保护荚的机器人。
  
  同样,我们还需要能在现有的设施中运作的东西。Kiva的技术是在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发明的,现在我们用的极光雷达和照相机和当时的技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导航技术,可以处理多机器人导航。Kiva真的无法做到这点。它们有自己的行动路径,当它们需要沿着这条路径行走的时候,没人能穿过这条路径。而我们的机器人可以避开彼此,穿越彼此既定的路线,对环境做出实时反应。
  
  记者:你是如何开始设计这个全新的机器人的?
  
  BruceWelty:一开始,我们就有自己偏好的产品样本目录,然后我们造了个以Arduino为基础的机器人。我们迅速意识到这不是硬件问题,而是软件问题,这让我们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并不擅长解决软件问题。我们不需要事事亲为,我们只需要从一些简单的功能开始研发,再不断优化它。
  
  我们经过了两个版本的优化,终于让我们的机器人实现导航了。开始的七个机器人的功能比较基础,都有导航能力。第八、第九、第十个机器人,我们在顶部设置了支架,它符合人类工程学和复合管理学,能够实现与人之间的互动。
  
  记者:从个原型中,你学到了什么?
  
  BruceWelty:首先,我们知道了这是个软件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机器人会变得非常小。第二,我们意识到,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从摩尔定律的角度来讲,机器人的能力会突飞猛进。所以我们需要勇于在机器人身上创造一切。第三,机器人创造了大量的数据,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否纪录过哪些数据,那些数据被存储在了哪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绕过数据,降低网络荷载。目前,感应器变得越来越便宜,所以我们赋予了机器人越来越多的感应功能,我们希望这个趋势在未来能够延续。
  
  记者:你们的产品和其他公司的仓库机器人有什么不同?
  
  BruceWelty:在我的印象中,其他公司都拥有聪明的机器人专家,但是他们对市场行情一无所知。他们真的不懂商业,他们依靠那些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们。而我们在商业化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远,因为我们知道仓库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已经知道将来会迎来什么样的拷问和挑战了。
  
  我们的机器人是为了解决特别的问题设计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要传递给客户的是整个完整的系统,而不只是个机器人。我认为,机器人只构成了这个问题的20%,而我们的竞争者在用研发机器人解决这20%的问题,它们用一点点硬件的发展或多或少地想抓住机遇。就像有人想买一张桌子,你却卖给他们一个榔头那样。
  
  记者:如果机器人只是这个问题的20%,Locus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为什么你从一开始造机器人的时候,就违背了公司关注硬件问题上的初衷呢?
  
  BruceWelty:这里有两个原因。,我们认为这两个元素是紧密结合的,我们不想要一个超出我们的需求的机器人,或是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机器人。第二个原因是,在亚马逊收购Kiva时,我们就位于这个位置,所以我们不能再次承担这样的风险。
  
  当你考虑到解决方法的80%的时候,这就是关于知识和超出机器人本身的软件问题了,失去了这80%,机器人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拼一把,就能创造出巨大的商机、开拓市场。我们认为这当中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市场。你想想,为什么当我们做到那剩下的20%的时候,确想要让其他人都具备一定的商业嗅觉和市场敏锐度呢?
  
  记者:你觉得仓库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如何?你觉得机器人会慢慢进化,后取代人类实现自动取物吗?或者,你是否认为在发展中期,人类工作还是更省时呢?
  
  BruceWelty:我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距离人类完全退场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已经发明了可以用吸力或是钳子取物(如盒子、瓶子)的机器人技术,但是接下来机器人面临的挑战是取下形状、大小、重量、密度各异的物体。
  
  对于可以取物的机器人,我们需要保证拥有以下四个特征:有体力、可靠、行动迅速、价格便宜。现在,它不具备这四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就算它可以而迅速地完成任务,人工劳动还是更便宜些。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在三到五年内就能解决。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在五到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才能解决。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呆在仓库里,那里真的有很多很难完成的任务。所以我觉得他们的预测是不准确的,机器人真的不擅长做这些。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早报|OpenAI发布GPT-4.1;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领域

    OpenAI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API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收购法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GPT-4.1机器人
    2025-04-15 10:49:57
  • 全国首个!深开鸿发布基于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传统“Linux ROS”生态长期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技术路线碎片化,硬件、软件互不兼容,导致重复开发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下。
    机器人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
    2025-04-09 15:28:0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