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我国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科技大学量子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半导体量子芯片。
中科大成功研发量子芯片 实现“鱼”与“熊掌”兼得
量子芯片相当于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大脑”,研制成功后可实现量子的逻辑运算和信息处理。有了计算,量子的存储及控制技术也必不可少。这款三明治型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在低温有磁场的辅助设备中才能工作。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宗权表示,下一步发展方向,要把这个量子存储器做小做得齐整化,以延长它的寿命,终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像经典的便携式U盘一样方便使用的器件,实现超远距离的量子态量子信息的传输。
今年3月,科技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量子芯片开发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芯片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成果发表在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
郭国平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开发,他们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多电子态轨道的非对称特性,在砷化镓半导体系统中实现轨道杂化的新型量子比特,巧妙地将电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与自旋量子比特的长相干特性融为一体,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