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市场一片“蓝海” 基础设备何时走向大众?
谷歌
今年5月,在谷歌I/O大会上,谷歌VR负责人ClayBavor向世人宣布,谷歌将推出VR平台DayDream。基于AndroidN系统的DayDream平台分为VR模式、头显、控制器标准方案和VR应用商店。这个1月份才担任谷歌VR部门主管的年轻人表示,DayDream优化了VR的算法后,能够有效地降低延迟、减少眩晕感,它能够支持智能手机,并可以将性能表现降低到20ms以下。谷歌的布局意图非常明显:抢下移动端VR市场的大旗。
微软
6月21日,一部分收到来自微软的邀请,可以到专属的私密商店购买微软的HoloLens产品。HoloLens设备是微软在2015年1月发布的全息眼镜科技产品,是一款MR产品,运行在名为WindowsHolographic的平台上,如果将HoloLens比喻成PC机,那么WindowsHolographic平台就是操作系统,微软就是想用这个平台,再次独霸天下。
Facebook是早布局VR领域的科技公司之一,早在2014年7月,Facebook就以20亿美元收购了新锐虚拟现实厂商Oculus。今年2月22日,Facebook公司又正式宣布成立“社交虚拟现实团队”。随后在F8年度会议上,扎克伯格向世界宣布:未来十年,AR/VR成为其远景布局中的两大支柱之一。目前Facebook已经将360度全景视频上传到了Facebook动态消息之中,并且发布了3D摄像软硬件产品Surrond360,扎克伯格将此举誉为是向虚拟现实社交进击的一大步。
此外,Oculus、三星、索尼、HTC也已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随着各大企业的涌入,市场逐步成熟,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特点。若想在这火热市场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解决以下五大方面问题:
一是VR产业链分析方面。目前从国内的VR创业公司来看,变现渠道主要集中在销售VR设备上,部分拥有行业资源的公司采用应用开发变现,比如军工、培训等。而C(内容制作)端的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仅仅是一些线下游戏体验店,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和良性的价值流动。
二是硬件设备方面。随着技术主要是光学显示、陀螺仪、传感器三项技术的成熟及普及化,VR设备的整体水平在快速提升,目前国内开发VR设备的厂商已经多达90多家,但由于VR硬件的沉浸感、眩晕等问题还没有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目前整个行业还受到硬件的制约,应用也主要以游戏VR为主。
三是内容制作方面。游戏、影视、直播是目前VR内容大的三个领域。因为VR内容的制作并不是传统制作模式的副产品,需要专门的制作方式和技术手段,而当下VR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内容制作商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种现状导致目前市场上内容制作商远远少于硬件制造商,也成为制约VR发展的大短板。
四是分发平台方面。VR内容分发平台是消费者接触和选择VR内容的渠道,目前主要有三类:线上分发平台、线下体验店以及手机应用商店。目前VR还是属于一种轻决策产品,能否方便地接触到产品和内容,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关键。所以当前内容分发平台是制约整个VR行业发展的关键。
五是应用开发方面。虚拟现实领域的市场成熟度目前还比较弱,依靠C端变现还是比较困难,目前除了依靠投资人输血,很多拥有行业资源的VR企业也会选择在B端变现,做定制化的应用开发。比如企业培训、商业建筑、旅游服务、虚拟工厂等等,这是一块非常广阔的市场,具有一定的深耕价值。
虚拟现实是一场交互方式的新革命,人们正在实现由界面到空间的交互方式变迁。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采纳过程相比,VR基础设备端在一两年内确实难以走向大众,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与远大的前景已经画下了美好的发展蓝图,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