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抢占了行业的制高点,安徽南斗星仿真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南斗星”)已经成为中国仿真机器人行业的。南斗星CEO王峻指出,企业的转型既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不是盲目多元化的扩张所能替代的。只要抢占行业制高点,赢取市场竞争话语权,才是真正的品质内核,这是企业转型成功的首善之选——
个头不高的王峻心气却很高,每一次掘金新兴蓝海,必须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门槛、投资门槛、技术门槛一个也不能少,这几乎被视作王峻不变的选项“标配”。
王峻是南斗星的创始人、CEO。这家创业于2014年的江苏民营制造企业,从“金陵古都”南京起家,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里,以“创新智造生活、聚力无限可能”为产业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基本完成了产业布局,构建了新材料、塑颜蜡像、3D打印、综合解决方案的产业价值链。
“拥抱春天,让创新成为态度。”王峻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事实上成了南斗星持续深耕产业发展的座右铭。而企业在新常态下,如何保持活力?南斗星给出的答案掷地有声——“民营企业要扎根产业,关键靠创新,根本靠品质,用技术力量不断提升产品供给内核。”因此,要摆脱困境,必须对企业进行深刻的供给变革,对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创新与管理流程再造,以期尽早实现“南斗星”的智造。
基于上述背景,2014年,南斗星正式起步;2015年,南斗星恰逢其时地注册塑颜商标;同年,南斗星与天威、普利生3D打印公司联合推出代3D打印蜡像;2016年,在江苏多地推出南斗星塑颜蜡像馆,并结合市场导向研发名人蜡像……显然,从单一产品转向多样化、基础产品转向全产业链,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南斗星,正从风浪与危机中瞅准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驶向成功的彼岸。
回忆起南斗星发展的历程,王峻颇为感慨。在他看来,企业发展实则是一场马拉松,只有苦练内功才有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这个内功取决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而南斗星自起步伊始,便始终围绕着仿真机器人做文章。
这不,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与资本力量,南斗星早在去年便对其自主研发的打印蜡像制作工艺申请了。在随后的市场砥砺中,南斗星先后与国内3D打印设备巨头天威控股、业界领头羊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战略合作。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南斗星还坚持产学研的合作方式,与的实体动漫手模制作机构——马乐山大师工作室携手推进3D打印的后期处理工艺,共同打造出低成本、高颜值的蜡像产品,迈出了3D打印蜡像行业的实质性步伐。
“我们只做有技术含量的智造设备。”王峻在接受中国智能制造记者专访时曾指出,南斗星从初创到现在,不管产业如何拓展与延伸,始终不变的是对高品质产能的追求。显然,创新因子已在“南斗星”品牌价值中深入骨髓。
展望未来,王峻豪情满怀:“企业将坚持‘智·造生活’的前行准则,让世界享受到南斗星制造的智能乐趣,感受到来自中国制造的供给。并依靠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仿真机器人产业,依托资本平台唱响仿真机器人的品质强音。”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对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王峻坚信,补齐短板,以创新企业前行,把脉市场风向,企业发展前景势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