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数据+人工智能 加速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 加速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6-09-24 09:38:24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阅读量:31362

导读:9月23日,第四届科博会“大数据?人工智能”论坛在四川绵阳举行,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为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智能制造网 论坛会议】9月23日,第四届科博会“大数据·人工智能”论坛在四川绵阳举行,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为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大数据+人工智能 加速中国科技城产业发展
 
  四川省经信委、绵阳市政府等省市领导,清华大学等院校及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学者,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所、长虹公司、安天实验室等企事业单位代表,近200人参与本次论坛。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文胜指出,随着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典型案例的不断涌现,多地政府大数据相关工作已全面启动。在中国科技城,长虹、浪潮等企业提早布局大数据产业,发挥了示范效应。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元方表示,绵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先天优势,整合长虹等企业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加速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强化布局,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已正式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深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已成为企业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表示,大数据将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催生新业态,已成为新兴领域促进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正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为了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与落地,今年5月31日四川省大数据发展研究会在蓉成立。通过将研究部署四川大数据公共云平台建设,建设四川大数据专家库,研究制定大数据标准和建设等工作。在《四川省加快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内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围绕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四川省积累了庞大数据资源,大数据产业发展思路已逐渐成型。
  
  “预计2017年,四川大数据产业集群将基本成型,聚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和众多人工智能新型企业,中国科技城将扮演重要角色,长虹等企业需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政府资源配套、长虹等企业的努力,力争2020年,将四川省建成国内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四川省大工业企业,长虹在“新三坐标”智能战略指引下,2013年与IBM成立西南大数据竞争力分析中心,并与绵阳科创区政府合资成立科技城大数据公司。截止目前,长虹大数据中心已有超过100名专业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已经在长虹的主营产业、新兴产业全面渗透。随着数据运营能力不断提升,也推动了长虹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协同发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目前,四川省正在朝向全国乃至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基地的方向靠拢,在西部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第三极。在中国科技城绵阳,多个大数据领域的企业协同发展,成为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据了解,在四川大数据产业发展蓝图中,绵阳是整个产业有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两年来,绵阳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号工程”,并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长虹、浪潮等企业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脱颖而出。
  
  据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介绍,今年3月,长虹整合内部资源,构建了家电业内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在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智能运营四大平台的协同下,UP平台已经在长虹的主营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发挥效果,并搭载大数据技术在多款CHiQ家电上落地。
  
  “目前,大数据已经在长虹经营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我们所推出的CHiQ二代冰箱和CHiQ智慧空气管家、人工智能电视等产品上,大数据运营、分析结果直指用户交互刚需,改变传统产品研发思维,建立全新的人机交互机制等。同时,基于大数据应用,长虹在研发、制造、服务等多环节布局了人工智能。”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数据产业观察人士指出,从长虹等“单独个体”到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再到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集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效应正逐渐显现,将给企业发展、转型带来新的机会,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原标题:长虹等布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加速中国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发展)
我要评论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