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终结人力劳动时代 自动化技术领跑“中国智造”

终结人力劳动时代 自动化技术领跑“中国智造”

2016-09-27 08:47:5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二不休 关键词:自动化智能控制智能装备阅读量:49688

导读:自动化的技术使得制造工业的效率提升了,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以智慧工厂、智慧机器人为主的发展趋势中,自动化技术仍旧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自动化的技术使得制造工业的效率提升了、效能进步了,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我们得以享用方便的交通运输、随时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讯息,并拥有多样化的生活消费选择,都与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以智慧工厂、智慧机器人为主的发展趋势中,自动化技术仍旧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终结人力劳动时代 自动化技术领跑“中国智造”
  
  在自动化系统的机制中,自动化控制元是在自动化系统中发挥功能的小单元,一个封闭回路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可由受控体、感测器、控制器、致动器等四种元件组成。自动化系统除了可以优化生产过程,帮助工厂缩短产品交货期、增加生产效率、并提升产品品质之外,也有助企业迈向更弹性、更注重顾客导向的作业管理,可谓企业成长的加速器。
  
  生产自动化领跑“中国智造”
  
  在“新常态”背景下,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有所放缓,但中国依然是增长快的经济体之一。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追求速度和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孕育出无限的增长潜力。从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一带一路”战略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无不带来一系列新的市场机会和增长点。
  
  在新一代工业革命浪潮中,各个国家的起点和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但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工业自动化水平,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中国有望实现“智慧跨越”。各企业理应通过自身的“物、服务与人互联”技术和本土创新实力,支持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趋势不于制造业,而是涵盖了更大范围。在工业、电力、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只有把物、服务和人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意义的整合方案,并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效方面体现优势。
  
  工厂自动化终结人力劳动时代
  
  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效益之广,尤其以制造工业为。由於经济发展使得现代人有条件改善过去的劳动水准,因此使得越来越少工人愿意以过去的薪资水平从事工厂工作。这迫使了以劳力密集为主的制造工业面临转型,要如何在缺乏低技术劳动力的条件下,仍然取得制造工业的优势呢?对工厂来说,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便是一大契机。
  
  自动化技术不仅能解决低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还可达成比人力更高的度的制程,直觉的就是组装、切削等低技术门槛的工作。因此用於生产零件、金属加工、检测与成形工具机,便成了自动化技术大宗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近年来自动化技术所衍生的一大类别,除了原先的工具机逐渐发展出机械手臂,用於从事搬运、制造、测量等重复性工作,近来也立基於原有基础,渐渐往智慧化的机器人发展,透过工业电脑等控制系统,结合云端计算、数据分析,提升原先自动化设备与零组件的品质,进行软体与硬体的系统整合。
  
  总结
  
  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工业软件以达到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更的管理与更自动化的生产,是一家企业是否具有向“工业4.0“等更的方向发展的基础。因此,自动化技术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事实上,无论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ERP、MES等典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都是企业向工业4.0发展的基石。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