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杜刚9月27日于第35届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上作出表述,我国造船业正迈入智能制造时代,标准的建立和提升十分迫切。“十三五”期间,造船业将通过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实现上下游的协同制造,进而达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造船业将迈入智能时代 标准先行迫在眉睫
近年来,造船市场低迷,新船成交量萎缩,我国也受到影响。去年,虽然全国造船完工量比上年增长7.8%,但新承接船舶订单比上年下降47%。业内专家判断,今年造船市场形势将更为严峻。
通过研发创新对主力船型改造升级,并快速推进高附加值船舶,抢占船型市场是当务之急。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实现制造的标准化。
“标准是‘软’基础设施,它决定着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杜刚说,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船舶智能制造方面,标准化起到基础性作用。
“一块钢板,如果编码标准不统一,就很难进行识别,更别提实现智能化生产。”杜刚说,当下,单个造船企业内部标准已经形成,可以初步实现智能制造。而设计、工艺、制造、供应链和售后服务全链条尚未实现标准化。“十三五”期间,造船业将通过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实现协同制造,进而达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据悉,2009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界在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参与研制的已发布标准共有23项,目前正在推进中的共29项,内容涵盖船舶设计、甲板机械、海洋工程等热点领域。
(原标题:我国造船业将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 实现智能制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