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G时代悄然降临 高通能否继续独占鳌头?

5G时代悄然降临 高通能否继续独占鳌头?

2016-10-03 09:57:00来源:iDoNews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高通5G阅读量:32093

导读:在3G、4G时代“风骚”、2006年就已着手5G相关技术研发的高通,在加速到来的5G时代会继续独占鳌头,还是与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携手并进?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在3G、4G时代“风骚”、2006年就已经着手5G相关技术研发的高通,在加速到来的5G时代会继续独占鳌头,还是与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携手并进?
 
  伴随4G的全面普及,5G时代到来的步伐正在加快。日前,在首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5G标准化工作已全面拉开序幕,研发与试验工作也进入到攻坚阶段。
 
  据悉,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于2016年1月全面启动,分为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方案验证三个阶段推进实施,目前已完成阶段测试。
 
  那么,在3G、4G时代“风骚”、2006年就已经着手5G相关技术研发的高通,在加速到来的5G时代会继续独占鳌头,还是与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携手并进?
 
  4G时代:敬畏和知识产权,促华为、中兴与高通较早合作
 
  众所周知,在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中,高通均持有数量不等的无线标准必要。
 
  其中,相关无线标准必要相互叠加,构成了覆盖特定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无线标准必要组合,而高通在该无线标准必要组合许可市场占有100%的市场份额。
 
  这虽然是国家发改委认定高通在无线标准必要许可市场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的关键所在,也同时说明了高通在3G、4G时代的话语权。
 
  在欧洲,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1月,在各大厂商申报的LTE-PHY数中,高通以233件居于首位,华为与中兴则分别以83件和72件,居于第九位和第十二位。
 
  在美国,LTE相关技术检索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2月,高通以74件居于首位,华为和中兴则分别以11件和10件居于第七位和第十一位。
 
  而在国内LTE相关技术部署方面,截止2012年2月,中兴以326件居于首位,华为以161件居于第三,高通则位居第五。
 
  但是不论如何,恰恰因为华为、中兴在相关技术领域都一定的积累,才使得它们更加尊重和敬畏申请和技术创新。
 
  且不说早期华为、中兴都借助高通的芯片和优势各自成功开拓市场、深谙的价值和国外市场对的高度重视与保护。
 
  在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整改决定出台后,华为、中兴是与高通签署新的许可协议的110多家国内厂商早的一批,着着实实给国内的其它厂商上了一课。
 
  而促使华为、中兴会较早与高通达成全新3G/4G许可协议的核心关键,则在于它们内心确信“要想改变规则,必先融入规则”。
 
  迎接5G:华为、中兴或能与高通“携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申请”统计显示,华为、高通、中兴分别以3898件、2442件和2155件位居前三之列,其中,华为已经连续两年位居。
 
  其中,在技术领域分布中,在数据通信技术方面,的申请人分别是华为、中兴和高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申请人分别是惠普、华为和高通。
 
  当然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作为5G技术集中的“通信技术领域”,伴随华为、中兴的崛起,以及中国市场力量及在上话语权的提升,独占CDMA、3G、4G鳌头的高通,或将与华为、中兴携手共同分羹5G市场。
 
  根据当前的5G技术和标准化推进方向,应该会在ITU和3GPP框架下推动5G统一标准,而统一标准的好处在于华为和中兴在其中的技术贡献,不仅将能从国内市场得到回报,也能在欧美等其他市场获得“分羹”。
 
  对高通来说,华为和中兴的崛起,对其来说或许也是好事,一方面,有望让其摆脱“独霸”或“垄断”阴影,另一方面,既能让其分出精力投身到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研究,也能让其继续在5G时代获得相应的技术投入市场回报。
 
  5G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过往3G、4G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石头缝里蹦出个孙悟空”作为神话故事可以流传,实打实、硬碰硬的5G技术不可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需要在以往通讯发展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华为、中兴等中国新秀与高通等传统厂商、组织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
 
  特别是近期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表态,都赞成在5G领域实行统一的标准,以利于产业的发展。
 
  这就使得国内厂商与厂商之间虽然有一些竞争,但是大方向上相互之间的合作应该是主流。
 
  而对华为和中兴来说,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终于有机会“媳妇熬成婆”,不仅将为国产厂商树立前进和学习“榜样”,也能带动国内厂商形成尊重和敬畏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国产手机:既要抢占4G市场,更要提前布局5G
 
  当前,包括华为、小米、乐视、OPPO、vivo、金立等在内的各类国产手机在4G终端市场争的可谓“头破血流”。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7月28日,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分别以22.4%、11.8%、9.4%、6.6%和4.8%。
 
  OPPO、vivo等厂商的崛起,让一度的小米“黯然神伤”,也让曾经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受到拷问。
 
  如果仅仅站在4G终端来看,似乎各大手机厂商分出了高下,但是,如果放在5G时代来看,竞争还未拉开序幕。
 
  按照5G技术标准化推进时间表测算,预计2017年会完成第二阶段技术方案验证,随后将完成系统方案验证,这意味着未来3-5年之内5G时代必将来临。
 
  因此,各大国产手机在积极做好4G市场的同时,也应尽早布局5G时代,以OPPO为例,其已与高通、华为、中兴、三星等厂商一道提前参与到5G相关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中。
 
  简单说,只有提升自己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中的话语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5G终端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要评论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