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一共部署了十几个专门的工程。除了国务院之外,在各地方也都有一些跟进动作。包括像上海、北京、贵州、重庆等等23个省市专门出台了70多项和大数据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而且已经建立了很多这种大数据的产业园区,还有很多正在建设。
在日前召开的“大数据技术与安全”论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吴东亚指出,大数据标准已经立项的一共是12项,今年年底大概会有五到六项标准会正式报批。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包括像美国、欧洲、日本等很多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大数据发展规划和资金的资助。
虽然,我国已成为网民多的网络大国,然而依然面临网络基础设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度不够、缺乏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长效机制、信息安全方面形势严峻、改革开放深化需要加强等诸多挑战,以适应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正是契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关键决策。
据吴东亚介绍,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一共部署了十几个专门的工程。除了国务院之外,在各地方也都有一些跟进动作。包括像上海、北京、贵州、重庆等等23个省市专门出台了70多项和大数据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而且已经建立了很多这种大数据的产业园区,还有很多正在建设。
据了解,我国在2014年年底成立了全国信标委的大数据工作组。由于大数据领域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工作组设立相关的专题组,包括整体组、足、基层组、产品和平台、安全工业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方面。目前大数据工作组成员超过200家,基本上涵盖了大数据方面的相关主流力量。
吴东亚指出,工作组首先提出了大数据的参考架构,并把大数据相关的各个要素进行了梳理,提出一个参考模型。其次,在分析基础之上,做一些规范和标准,数据的规范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数据交换进行规范。
“目前数据安全、数据管理和运维这些方面的标准还是比较缺乏的,所以我们标准体系当中这些方面都是有规定。”吴东亚坦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于各个行业,比如说工业大数据、电子商务,健康大数据有相关特殊的需求,他们在通用基础的标准之上,结合应用的需求会制定相关领域的大数据的标准。”
吴东亚透露,目前工作组正在开展的大数据标准已经立项的一共是12项,包括了像术语、参考模型、术语成熟度模型、多媒体、科学数据、交易、数据的质量,大数据的分析和存储平台的要求等等,这些方面其中今年年底我们大概会有五到六项标准会正式报批。
除此之外,吴东亚指出,“我们是依托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的单位还提出来一些新的标准需求,主要是包括一些接口的标准,一些安全的标准,系统测试的标准,开放共享,还有针对于工业大数据和电子商务两个领域的标准,这些标准都已经上报到国家标准委。”
(原标题:我国大数据标准已立项12项年底正式报批五到六项标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