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协作机器人技术优势明显 各大巨头企业抢滩忙

协作机器人技术优势明显 各大巨头企业抢滩忙

2016-10-13 09:13:58来源:铂湃机器人视觉 编辑:二不休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切割机器人阅读量:32769

导读:的传感器、智能的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软件技术集成在机器人上,确保了人和机器人之间无需防护栏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点和任务灵活地应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一成不变的自动化和手动劳动之间的严格界限正在逐渐取消。的传感器、智能的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软件技术集成在机器人上,确保了人和机器人之间无需防护栏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点和任务灵活地应用。
  
  协作机器人技术优势明显 各大巨头企业抢滩忙
  
  人机协作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它能够直接和人类一起并肩工作而无需使用安全围栏进行隔离。人机协作机器人有望填补全手动装配生产线与全自动生产线之间的差距。过去人们常说的是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而现在机器人更多地被认为是辅助工具。一成不变的自动化和手动劳动之间的严格界限正在逐渐取消。的传感器、智能的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软件技术集成在机器人上,确保了人和机器人之间无需防护栏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点和任务灵活地应用。通过这种方案,员工可以根据要求的件数在不同的生产位置和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所需数量的机器人。
  
  因此,这种灵敏的机器人可以作为灵活的生产助手用于生产制造中,并通过承担以前无法自动化且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动工作步骤来减轻员工的负担。例如通过承接头顶上方的工作或搬运重物可以大大减轻员工的负担。可重复的过程可以极高质量地进行,而无需根据类型或工件进行投资。
  
  代表产品介绍
  
  1.ABB首款人机协作机器人YuMi
  
  abb首款人机协作机器人14轴机器人YuMi在2015年9月22日被UL宣告获得UL安全认证,突显其具备人机协作能力的关键安全设计。UL表示,ABB首款强调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获得UL颁发机器人安全认证,不单位机器人迈向人机互动带来指标性的意义,也点燃产业动能,为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与普及应用注入强心针。
  
  UL中国台湾总经理汤家德表示,“人机协作且轴度多的机器人认证过程复杂,以YuMi的双臂14轴为例,就有14种的平移与旋转动作自由度,相互搭配产生更多且具速度性的动作,UL凭藉在安全上的专业经验,针对机器人不同的应用,模拟多种失效场景进行评估,确保机器人能在每一次每一种情境下,不仅能与人流畅互动,也要能够自我侦测,维持安全性与可靠度。”
  
  ABB中国台湾工业机器人部门协理蔡景淳表示,“ANSI/UL1740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标准,不仅是商业标准,更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采认的国家标准,经由具有公信力的UL认证,象徵YuMi的安全设计经过严谨而客观的评估与测试,能够产业真正迈入工业4.0/先进制造。”
  
  2.优傲机器人公司灵活、安全全系列协作机器人家族
  
  优傲机器人公司(UniversalRobots)是一家协作机器人全新细分市场的企业,该公司关注机器人的用户可操作性和灵活度。在2015年8月26日至28日亮相上海汽车制造装配展上,优傲机器人公司旗下全系列协作机器人家族亮相。
  
  UR机器人的“人机协作”功能让员工可以安全地与机器人近距离一起工作。特有的受力传感使其一旦与人发生碰撞,将自动限制接触时产生的力量大小。例如默认受力传感上限设为150牛顿的力,即:一旦人与机器人接触并产生150牛顿的力,UR机器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但也可以调整为:一旦在作业路径上遇到低至50牛顿的力即自动停止工作。此外,UR机器人具有直观的用户编程界面,通过点击触摸板上的箭头即可控制机器人移动方向。对于工人来说,简单的安装、调试、编程无需专业的技术背景或专业的编程经验即能完成。这些独特优势,使得UR机器人获得多家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优傲机器人公司现共有三款协作机器人——UR3、UR5和UR10。于2015年3月新推出的UR3是现今市场上灵活轻便、并且可与工人一起肩并肩工作的台式机器人。它自重仅为11公斤,但是有效负载却高达3公斤,所有腕关节均可360度旋转,而末端关节可作无限旋转。UR5自重18公斤,负载高达5公斤,工作半径85cm。UR10可负载10公斤,工作半径130cm。三款机器人均以编程的简易性、以及与人一起工作的协作性和安全可靠性享誉业内。
  
  据悉,UR机器人还具有直观的用户编程界面,通过点击触摸板上的箭头即可控制机器人移动方向。
  
  3.发那科负载大协作机器人CR-35iA
  
  CR-35iA机器人手腕部大负载达到35kg,运动可达半径1813mm,作为一款协作机器人,完善的安全功能使CR-35iA可以在没有安全围栏隔离的情况下与人在同一个空间工作。的设计也使CR-35iA获得了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自颁发的本届工博会的工业设计金奖。
  
  CR-35iA还可像其他fanuc机器人一样搭载包括iRVision视觉技术在内的各种新的FANUC智能化功能。
  
  4.瑞士格&库卡AIP机器人拣选技术
  
  在2015年的盛会CeMAT亚洲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同为机器人行业焦点的两大企业瑞士格和库卡联手开发出AIP机器人拣选技术,将人与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概念引入未来的自动化智能仓库设计中。
  
  AIP机器人拣选技术系统操作时可以在不需要护栏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与人的协作,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5.新松多关节机器人
  
  在2015年工博会上,以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科学化智能装备的高技术企业新松,重点发布的了新松柔性多关节机器人是国内首台7自由度协作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具备快速配置、牵引示教、视觉引导、碰撞检测等功能,具备高负载及低成本的有力优势,满足用户对于周期短及机器人产品安全性、灵活性及人机协作性方面的需求。
  
  新松公司上海机器人创新与应用促进中心副主任田劲松博士表示,新松柔性多关节机器人特别适用于布局紧凑、度高的柔性化生产线,满足精密装配、产品包装、打磨、检测、机床上下料等工业操作需要。相较于市场上出现的同类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产品,基于自主研发技术,新松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在负载或成本上都优于同类产品。其极高的灵活度、度和安全性的产品特征,将开拓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人机协作新时代。
  
  6.RethinkRobotics公司智能协作机器人Sawyer
  
  RethinkRobotics公司智能协作型机器人Baxter和Sawyer在中国工业博览会(CIIF)上正式亮相,这是Sawyer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这一将助力其进一步拓展亚太市场。
  
  作为协作型机器人市场的,RethinkRobotics公司设计的智能机器人性能独特,它可以在多变的制造环境中与人协作,能够在即使没有电脑程序员的情况下,在几分钟内切换任务。
  
  如今协作机器人的大幕已开启,发挥人和机器人各自的优势,提升生产系统效率是大势所趋。这些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们,一定会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并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理念、助力中国制造走向成功。
  
  7.IRobot&思科视频协作机器人iRobotAva500
  
  在2013年举办的InfoComm展会上,IRobot携手思科共同开发的视频协作机器人iRobotAva500亮相。
  
  iRobot在其Ava移动机器人平台中采用了思科的网真EX60个人视频终端。该款终端过去一直用作桌面解决方案,在拥有数千名用户。通过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安装EX60的21.5英寸高清屏幕,Ava500显着提升了网真的价值,将“面对面沟通的力量”扩展到固定位置平台之外,让远程用户能够设置系统自如移动到指定位置,以改善沟通,增进协作。
  
  该款机器人产品将iRobot的自主导航技术与思科网真产品无缝结合在一起,能够直立行走,自行移动到指定位置,让客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参与各种会议,流畅运行演示交流。此外,该款全新机器人还将能够移动到制造工厂、实验室、客户体验中心和供应链中的其他远程设施,为客户提供具备移动性的可视化交流服务。
  
  (原标题:【盘点】ABB、新松等七大企业的人机协作机器人技术)
我要评论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市值翻了近4倍,“协作机器人第一股”首份年报来了!

    报告期内,制造业、零售业、医疗健康、STEAM教育以及科研行业对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上扬,越疆科技产品矩阵全面开花,其六轴协作机器人及复合机器人产品线表现亮眼。
    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六轴协作机器人
    2025-04-08 11:03:44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

    3月14日,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此次“无废工厂”称号的获得,是纽赛特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2025-03-19 10:32:51
  • 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埃夫特携手子公司启智在会上正式公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多个具身智能新成果,展现了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埃夫特
    2025-02-28 16:46:18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2-21 15:10:36
  • 新时达并入海尔版图,一场破局与变局的战略突围

    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从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据海尔集团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
    新时达海尔工业机器人
    2025-02-21 09:14: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