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产业跃居前列 三大运营商战略布局提速
中国物联网的八年磨砺
2009年8月,我国将物联网列为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启动全面布局。国务院在无锡设立我国的传感网产业创新示范区,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
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500亿元,M2M(机器对机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连接数突破1亿,占世界总量31%,已成为大的物联网应用市场,盈利规模仅次于美国。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基本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包括以感知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为代表的物联网制造业,以网络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应用服务为代表的物联网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
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分析师周国洪认为,从2010年的“政策”,到2013年的“应用示范”,再到2015年的“融合发展”,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已初步确立了政策供给、标准制定、协同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的系统性竞争优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三大运营商IOT战略
面对物联网庞大的市场前景,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在不断的转型,期望在物联网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三大运营商之中,中国移动在物联网方面的动作比较早。早在2006年就在重庆成立“M2M全国运营支撑中心”。对于云端,提供云服务平台OneNET。对于网端,重点经营的网络方式是2G/3G/4G,专线,和部分集团wlan。对于终端,为用户提供基于现网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2G、4G智能模块。在应用上,中国移动依托公众物联网、设备云等核心能力,在8大行业研发推出众多特色解决方案产品。
而中国联通在整个的应用规划里面,总体而言可总结为四大产品五大能力。四大产品包括运营商传统的产品,M2M应用服务,M2M部件服务,M2M方案集成。而五大能力则是指M2M平台能力,应用服务资源聚合能力,终端模组定制能力,端到端方案集成能力和化能力。在整个体系上来讲,中国联通为了物联网构建了一体化的,扁平化的支撑和服务的体系。
相较于早期的布局,中国电信在2016年对IOT战略进行了重新调整。对于网络端,电信根据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持续推动网络演进,提供高质量连接。对于终端,中国电信通过和模块及通信设备厂商合作,推动移动通讯网络的演进,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做准备。此外,电信通过IoT平台建设,推动产业生态汇聚。
专家预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带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融合转变,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传统经济模式加速迈向互联网经济,并终转向数字经济。“从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还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真正突破。”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表示。在物联网各项技术中,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而这也将成为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