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重构智慧政府 打造政民融合格局
数据开放与公共安全恰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从趋势看,政府数据开放是必然的大趋势,尤其各国政府均制定了逐步开放政府数据的行动计划,然而也受到各国居民的有关个人隐私及公共安全的疑虑。政府和公共部门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源,是大的信息数据生产、收集、使用和发布单位,但也存在着法规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数据标准等问题。因此,纵观国内宏观政策,对于政府数据开放与否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文件作为指导。
运用行政倒逼、利益调整等多种手段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按需、契约、有序、安全式开放,并形成不断开闭合的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是能够为政府政务乃至百姓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如果一股脑不加辨别地将所有数据全面开放,则可能带来隐私机密大泄露、经济大波动的灾难。这也是为何政府数据开放程度较低,甚至存在着“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法何在?事实上,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并非不可实现,可以探索以契约的方式对开放共享的规模、层次、展现形式、使用时限等进行事先约定,并根据相关法律和约定对开放对象数据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从而实现数据开放需求、隐私保护需求和安全保障需求之间的平衡。
今天数据的技术已经和二十年前截然不同,它不仅能够用数据分析计算,同时还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到政府治理体系和方式方法上来,也要适应整个时代的变化。
政府掌握的数据多但比较零散,没有很好地发挥集装的优势。这就亟需多方共同努力,帮助政府把零散的数据盘活,一方面推动政府把数据尽量的开放,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认识到时代的变化,把数据利用起来。
大数据不仅将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尤其是政府治理也将因之发生深刻变革。一个以大数据倒逼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态势正在形成,政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大数据创新应用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决不可回避。除此之外,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一项新生事物,必须敢想敢干敢试,用新思路、新技术开辟新路径、打开新局面,开启政用大数据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