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机器人将成“灵魂行者”

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机器人将成“灵魂行者”

2016-11-21 10:23:0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大Z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控制语音识别阅读量:51644

导读:位列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梯队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层面上。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11月17日上午,在“人工智能开启互联网新未来”为议题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移动互联网论坛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执行官杨元庆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将从实验室专业圈走出,变成了一个大众的话题,推动了互联网形态的新变化。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支,人工智能欲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机器人将成“灵魂行者”
 
当前,有着60年研究历史的人工智能,被人们誉为“人类的新电能”,已经成功应用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方面。而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尤其在中国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

据智库机构乌镇智库联合多家媒体正式发布的《乌镇指数: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共有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成立,中国在这股力量之中格外抢眼,投资达到146笔,超过26亿美元融资规模,企业数量和数量都仅次于美国。

位列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梯队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层面上。尤其是百度对它更加爱不释手,百度CEO李彦宏也不止一次当众表示“人工智能将给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目前,整个人工智能领域,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技术当属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在中国,语音识别技术成功率达97%的企业正是百度。一直以来,百度十分关注如何在基于CTC的端对端语音识别框架中,通过引入深层CNN的思想,进一步提升性能。而日前,百度方面宣称,其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再获突破,将图像识别技术成功“跨界”到语音领域,大幅度提升语音识别产品性能。这也是继端对端语音识别后取得的另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
 
其实,机器与机器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人工操作,一个是智能控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也得以广泛应用。当前市场上常用于代替人从事简单劳动的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餐厅服务机器人等,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简单结合在了一起。

通常说,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而电影之中的“瓦力”、“大白”等机器人就很好的表达了人类对机器人的美好期望。事实上,这些存在于荧幕中的机器人之所以具有自主能力、独立思维、各种识别,各种感应等能力,是因为得益于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当技术越成熟时,就越相似与人类。不难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代表着机器人智能化的水平。以L4级百度无人车为例,它具备“百度大脑”中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这四大功能,实现了自动规避障碍,自主行驶,宛如一个高智商的智能机器人。

资料显示,“百度大脑”已建成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拥有万亿级的参数、千亿样本、千亿特征训练,能模拟人脑的工作机制。三年前它已经达到3岁孩童的智力水平,当前智商已经有了超前的发展,在一些能力上甚至超越了人类。

总体而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都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连接更加智能,必然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百度无人车、智能机器人都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可以预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任一突破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