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将成下一个风口 互联网产业尽头已至?
互联网的启蒙和快速发展阶段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出现,初用于军事目的,后来斯坦福等几家大学使用这种技术,连成了网络。再后来就有了WWW,万维网。那时候的互联网由政府投资建设,只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
1983年,互联网开始进入民用阶段。1990年代,互联网进入商用,并迅速普及。
1994年,杨致远在美国创立了雅虎,也是家提供导航服务的网站,所谓“门户网站”。
1995年,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创立亚马逊(Amazon),经营在网络上的书籍销售业务。
1995年,ebay创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出售商品。1998年,旅游服务网站Priceline创立。
1998年,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在线搜索引擎。1998年8月,谷歌公司(GoogleInc.)在美国加州山景城创立。
1998年,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AOL,Americaonline)收购了的网页浏览器公司网景(Netscape)。
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AOL)宣布以1640亿美元的价值收购时代华纳公司,惊动全世界。2001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正式完成合并,组成“世界上家面向互联网世纪的完全一体化的媒体与传播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成为当时世界上大的企业合并案。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初期
1994年4月,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国内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让中国人开始了解互联网、进入互联网。瀛海威几乎教育了中国人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1996年,在尼葛洛庞帝等人提供的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张朝阳回国创建了爱特信公司(后更名为搜狐),成为中国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7年,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开通国内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并推出免费域名系统。
1996年,四通利方的个中文网站的建设启动,推出“四通利方论坛”。王志东、汪延、陈彤、王峻涛(老榕)后来成为热点人物。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宣布与美国大的华人网站“华渊网”合并,“新浪网”由此诞生,目标成为大的中文网站。
2000年,搜狐、新浪、网易股票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初的“三巨头”。
1998年11月,马化腾等人创立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1999年,王峻涛创办8848网站,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标志性企业。
1999年,马云等人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辞掉硅谷工作的李彦宏,携搜索引擎技术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阶段
尽管“9.11”前后互联网泡沫曾经一度破裂,但任何力量都难以阻挡新技术的成长。博客、社交、视频网站相继在美国出现。2004年,社交网络Facebook成立。2005年,视频网站YouTube成立。2006年,社交媒体网站Twitter成立。
中国互联网企业也步步跟随,出现了视频网站优酷、土豆、酷六,博客网站博客中国、新浪博客,社交网站开心网、校内网(人人网)。
2004年,即时通讯公司腾讯控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5年,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后来退市,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整体在美国上市)。BAT新“三巨头”初步形成。
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互联网
随着苹果iPhone和搭载谷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上市,互联网开始步入移动时代,同时也标志着大家阅读方式的改变。
微博、微信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并成为平台级应用。博客类、社交类应用则日渐衰落。“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逐步成为“新媒体”代表。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与报纸、广播、电视一起被列入“传统媒体”行列。
在PC互联网时期,各类网站并未对传统媒体产生真正的冲击。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则彻底改变了大家的阅读方式,对传统媒体(包括PC网站)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移动信息传播手段出现。“自媒体”概念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