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频繁曝出人工智能学术和研究大牛投身工业界的消息,这意味着AI从实验室到街头巷尾的“落地”又迈进了一大步。在学术界,今年主要的人事流动包括:李飞飞、RussSalakhutdinov、YoshuaBengio和山世光,他们或直接成为大公司雇员,或与大公司合作,或自己开办公司。
在微软和英特尔等公司的应用型研究机构里,也有一波研究员走出来,投身AI浪潮。这当中包括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前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孙剑,还有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芮勇。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竞争高地,逐渐形成中国AI工业界的新格局。
从学术界到工业界
李飞飞
11月,李飞飞宣布加入谷歌,着手成立新的机器学习实验室,而且她还是带着自己的得意门生李佳一同加盟谷歌。
李飞飞是斯坦福斯坦福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主任,也是大的图像识别数据库ImageNet创始人,其关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大幅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
李佳曾在雅虎实验室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部门担任负责人,2015年初李佳加盟Snapchat任研究部门负责人。
据Google称,李飞飞和李佳的加入是Google将人工智能集团业务正式化的一部分。该团队不会只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而是致力于将技术融入各种GoogleCloud产品,以及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其他产品领域。
RussSalakhutdinov
10月份,RuslanSalakhutdinov宣布加入苹果。Salakhutdinov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部门的副教授,在加入苹果之后,他依然会保留大学的教职。
相较于Facebook和谷歌所聘用的GeoffreyHinton和YannLecun,Salakhutdinov要更为年轻。
这对苹果来说是一个大动作,因为这是苹果聘用的个AI学者。此前,Bloomberg有文章分析称,苹果的“保密”文化,使其难以从学术圈招到人才。因为在学术圈,公开研究成果与分享信息,是获得同行认可和取得进步的关键,所以苹果此举被看作是想要搞好与学术圈的关系。
YoshuaBengio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Bengio与GeoffreyHinton、YannLecun一起并列为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
他在今年有两个影响了工业界的动作,一个是在10月份,参与创立了一个名叫ElementAI的深度学习孵化器,帮助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附近的McGill大学的研究成果向产业实现跨越,孵化深度学习创业。
Bengio称,在蒙特利尔大学和McGill大学有超过150名科研人员在进行深度学习方面的工作,这也是世界上在深度学习学术研究密集的地区之一。而ElementAI“将帮助企业家在这个高度增长的领域保持正确的方向。”
另一个动作就是,其一手创建和领导的MILA实验室接受了来自谷歌337.5万美元的资助。
谷歌在自己位于蒙特利尔的分部建立了一个AI研究团队,与MILA保持着密切联系。Bengio虽然并没有成为谷歌的雇员,但他与谷歌的关系已经难以划分清楚了。
山世光
山世光是国内计算机视觉(CV)领域的执牛耳者,其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内早开始研究人脸识别的实验室。研究CV19年,发表了相关150多篇论文,他是中科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攻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机交互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人脸识别。
今年8月份,山世光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中科视拓”,专注于人脸识别技术,以此作为切入点,终走向“深度学习的技术服务”,而中科视拓已经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邢波
邢波任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和医疗中心主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计算机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方法论及理论的发展,和大规模计算系统和架构的开发,以解决在复杂系统中的高维、多峰和动态的潜在世界中的自动化学习、推理以及决策问题。
邢波教授花费几年时间开出平台Petuum,利用工作站、分布式计算机、移动设备或嵌入式设备来解决大型机器学习的问题,现在这个平台已走出实验室,成为一家独立公司。
该公司已获得了1500万美元A轮融资,并预计明年年初将其首批产品投入市场。本轮融资由AdvantechCapital领投,投资方还包括腾讯、NorthernLightVentureCapital和OrizaVen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