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无人机企业开始从硬件生产转向软件开发应用。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产品和智能技术的相互结合有望缓解软件短板,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市场需求。
仿生技术打破困局 无人机软硬件一体成未来趋势
日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智能系统实验室(LIS) 制造了一架仿生无人机。研究人员为该无人机配备了人造羽毛,使其满足不同的空气动力学要求,根据风向和风速展开或关闭翅膀,以便快速飞行、急转弯并承受强风。该研究拓宽了有翼无人机的适应范围,使其在树林、低海拔或沿海大风城市畅通无阻,详细数据已公布在英国学会期刊《界面聚焦》中。
近几年无人机的应用潜力巨大,已逐渐成为多个领域的辅助帮手,主要涉及勘探、导航、救灾等行业。目前已有不少应用软件和无人机搭配使用。福特汽车公司正着手研究无人机协助自动驾驶汽车导航系统。自动驾驶汽车搭载的无人机将描绘出汽车传感器探测范围以外的地域情况,乘客可通过汽车内部导航系统控制无人机飞行方位。尤其当乘客将自动驾驶汽车驶入树林或进行越野探险时,该系统可让无人机为乘客进行实时导航。
此外,今年福特公司与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创新合作举办挑战赛,鼓励开发无人机与汽车之间的相互通讯技术,使无人机通过摄像机引导车辆进出无通信信号的灾区或道路损毁区域。
现阶段国内无人机市场依然面临应用软件匮乏的困局。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无人机企业开始从硬件生产转向软件开发应用。其中,大疆创新今年发布了搭载视觉识别系统的无人机产品。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产品和智能技术的相互结合有望缓解软件短板。比如通过无人机的传感器采集外界数据,传回云端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于各个细化领域,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市场需求。
(原标题:仿生无人机优势显现 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成趋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