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语音助手一直以来都是“手机AI化”的重大标志,据悉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正在做的一件事是把推荐系统应用在了华为应用市场。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即将现身的“人工智能手机”?
本质上,“人工智能手机”这六个字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认知偏差,消费者会以为手机里面加入了很多先进、可感的黑科技。
但实际上,可能如业内人士之前描述的:我们使用的手机中已经加入了不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如果有厂商以“人工智能手机”为卖点,其实存在炒冷饭的营销嫌疑。
语音、语义识别
语音助手一直以来都是“手机AI化”的重大标志。
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被外界热议的华为人工智能手机,其中语音助手或许是他们的一大重头戏。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在手机上的应用主要在添加个性拍照功能和相册归类层面。
个性拍照包括:如自动美颜、自拍时识别年龄等等趣味功能。相册分类则是算法会识别出相册中的同一个人的脸和物体,从而进行自动归类。谷歌、苹果以及小米在智能相册方面均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
从华为近期在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动作推断,未来“人工智能手机”的相机和相册功能很有可能搭载新的CV技术。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在手机中的落地多为推荐系统:根据用户操纵历史以及用户画像与你相似的人进行匹配推荐,如今日头条新闻推荐以及网易云音乐歌单推荐等等均利用了机器学习技术。苹果为了让常用应用体验更佳,近年来收购多家AI公司把他们的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在已有应用当中,进行App、新闻、音乐、餐厅推荐。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正在做的一件事是把推荐系统应用在了华为应用市场。
如何看待即将现身的“人工智能手机”
一)手机中AI的应用部分,除了上面,还遗漏了哪些?
1.前台可感知或者观测到的:
OCR(识别照片里的文字)
机器翻译(或者语音翻译)
图片识别或者以图搜图
搜索也算是人工智能?
——音乐类上的音乐检索(比如摇一摇上的搜歌),也算。
2.后台服务:
如滴滴的车辆调度算法
各种外卖类的调度服务
地图类产品的避障或者躲避拥堵路段和搜索也属于AI。
交互方式上还可以有更多智能的元素,比如情感或意图感知等。
(原标题:华为Magic的人工智能是真AI还是噱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