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云市场持续增高 云计算或撬动互联网市场变革

云市场持续增高 云计算或撬动互联网市场变革

2016-12-26 10:49:33来源:机房360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云计算云服务人工智能阅读量:36525

导读:云计算市场在2016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之势。据《中国云计算产业报告》预计,到2020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云计算市场在2016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之势。据《中国云计算产业报告》预计,到2020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云市场持续增高 云计算或撬动互联网市场变革
 
  云厂商们的财报也是节节攀升,微软公布了2017财年季度财报显示,Azure收入同比增长116%;亚马逊Q3财报显示AWS营收达3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厉害的还属阿里云,新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30%,连续六季度发展迅速。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改变了用户对于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认知,从而直接推动了云的落地,企业甚至不用购买硬件设备,直接基于互联网访问,按使用量购买。
 
  云计算的发展带动了一场商业模式的变革,当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之后,云计算将是下一个基础设施。由此带来的颠覆性效应则是大公司 IT 管理成本直线下降,中小创业公司的创业门槛大幅降低。云计算将成为撬动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变量,在未来这三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这一年可谓风光无限,在经济萎靡的当下横空出世,收到了了众多投资者的亲赖,仅2016年季度共143笔,交易额达6.02亿美元。
 
  早在今年3月李世石大战 AlphaGo的时候,Google Brain 团队负责人Jeff Dean 就在一场发布会上透露,未来将包括 AlphaGo 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云计算平台,成为一种更的云计算。
 
  Google 的上述思考得到云计算诸多小伙伴的认同。亚马逊、微软或是相继推出基于各自云平台的机器学习产品,或是将大量涉及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的算法融入到云产品中。
 
  早在 2016 年年初,阿里云发布的数加平台,就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到云端。8月,阿里推出一款名叫ET的人工智能产品。到了上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进一步展示了云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新产品。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的云端化已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于当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实践来说,数据、算法、计算资源缺一不可,未来一段时间,云计算厂商也将在上述三大层面展开激烈争夺,而数据争夺战将成为其中重要的战役。
 
  马云曾多次指出,数据会成为未来的新资源。而且也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不会因为利用而衰减的资源。互联网公司天然具有数据的优势,亚马逊、Google、阿里巴巴各自在不同领域耕耘十几年,早已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这种天然的优势也将形成云计算领域天然的护城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缺乏数据引发的云产业格局变迁或将不断出现。
 
  产业洗牌
 
  一项技术是否能够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就是价格门槛的高低,云计算也不例外。过往,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云计算的价格并未达到亲民的地步,而这几年,云计算的各大玩家,从亚马逊、Google、Azure 到阿里云,都开始频繁降低云产品的价格门槛,特别是阿里云,一年内已经下调价格17次。
 
  降低云产品价格一方面能够加快技术普及和落地,另一方面则将不同程度地加快产业洗牌的速度。
 
  事实上,过去十年,美国市场的云计算价格下降加速了市场整合,多次降价之后,原来的十几家服务公司如今只活下了几家。阿里云的频繁降价有可能会带来的中国云计算产业震荡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现象。
 
  中国生意和其他国家生意
 
  在 Uber 宣布将中国业务卖给滴滴之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世界上有两种生意,中国生意和其他国家生意。就目前来看,阿里云在国内占据了的定位,根据 infoQ 的一份国内云计算领域报告,除阿里云进入产业阶段外,国内包括 UCloud、青云在内的厂商还处在成长期。
 
  此次财报中几个数字也基本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其财报中称,中国超过35 %的网站由阿里云提供服务;其次,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至65.1万,覆盖的产业和行业包括金融、医疗、公共交通、能源、制造、政府机构、游戏、多媒体等等;第三,则是每年都刷新纪录的云栖大会参会人数,今年的大会就有4万人到场参加。
 
  对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市场依然有不小的挑战。公有云领域,亚马逊依然在 IaaS 和 PaaS 占据地位,私有云市场,IBM 拥有无可撼动的优势。不过,正如一手缔造了阿里云的王坚博士的所言:“只有一个半的企业是阿里云的榜样,一个是亚马逊,它真正实践了云计算所蕴含的服务本质;另外半个则是谷歌,它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但没有将服务做彻底。”由此可见,阿里云的化野心不可小觑。
 
  (原标题:云计算将是下一个基础设施?未来云市场将如何发展)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