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已扬帆 产业制高点逐步起航

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已扬帆 产业制高点逐步起航

2017-01-03 14:55:29来源:东南网 编辑:大Z 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电池阅读量:28424

导读:福建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主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政机构联合组建了战略联盟,由厦门大学出任首届理事长单位,19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理事单位。
  【中国智能制造网 国内新闻】2016年 30日,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战略联盟”)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挂牌成立。此举意义非凡,它直接对接石墨烯“诞生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及石墨烯技术、诺贝尔奖获得者、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院士的产学研机构,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

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已扬帆 产业制高点逐步起航
 
  10月11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以厦门大学为主,依托中科院物构所、福州大学等建设能源材料科研平台;以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为依托,瞄准石墨烯研发制高点,组建开放式、高标准的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沿着这一思路,省内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主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政机构联合组建了战略联盟,由厦门大学出任首届理事长单位,19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理事单位。
 
  “战略联盟将致力于优势互补、整合协调石墨烯技术和产业资源,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厦门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战略联盟理事长蔡伟伟如此定义联盟的功能定位。
 
  省政府为战略联盟聘请的首批石墨烯咨询顾问团队阵容也超级豪华。除了诺沃肖洛夫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刘忠范、万立骏、成会明、刘忠范等国内专家。
 
  石墨烯产业开始布局
 
  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不过,近些年后发制人,文献发表量和数量已居首位。2015年5月,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石墨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位列第3位。
 
  对于福建来说,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布局阶段。根据省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福建省大规模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远远落后于常州、青岛和重庆等地区,但石墨烯浆料、粉体的制备技术,以及特殊化学功能基团的石墨烯修饰技术处于先进水平,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则处于培育阶段。综合比较,福建石墨烯产业在国内属于第二梯队,目前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科研力量则主要集中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石墨烯电极等方面的发明77项。
 
  其中,永安市石墨烯产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据永安市市长陈文华介绍,自2011年起,永安就已将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列入发展战略,出台了《永安市石墨资源开发管理办法》,引进了福建省翔丰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与中航集团航材院、清华大学、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接了高纯石墨、等静压同性石墨、石墨烯导电膜、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等意向合作项目,着力打造石墨与石墨烯产业基地。
 
  产业制高点逐步形成
 
  在我省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石墨烯产业的创新技术制高点正在逐步形成。
 
  成立于2012年的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中早实现盈利的企业。烯成公司总经理刘长江告诉记者,该公司是国内从事石墨烯制备设备及石墨烯产品应用开发研究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团队是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蔡伟伟等5位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现有发明9项,实用新型10项,软件著作权5项。2014年12月,烯成获浙江赛伯乐基金A轮1500万元投资,2015年7月再获上市公司德尔未来和厦门乾盈润德基金B轮3000万元融资,2016年4月,被德尔未来以3亿元估值全资控股。
 
  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国内早从事石墨烯产业的公司之一,开展了10多个石墨烯应用产品研发项目,设计并大规模量产石墨烯触控屏等产品,拥有多项石墨烯生长及转移技术,申请已超过40项;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纳米石墨烯微片的研发应用,2009年石墨烯微片1-10公斤级中试成功,2016年2月成功登陆“新三板”。
 
  此外,厦门祥福兴胶黏制品有限公司正致力于石墨烯在偏光片领域的应用;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开展石墨烯导电油墨的研发,目标是新一代物联网电路与电子标签产品;晋江成昌鞋材有限公司、晋江石达塑胶精细有限公司则已经与华侨大学合作开展石墨烯在EVA橡胶鞋材的应用研究。

  (原标题:福建石墨烯产业结盟起航 产业制高点逐步形成)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