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几年,物联网概念在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并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备受追捧的物联网却遭遇融资难题,面对这一尴尬局面,物联网企业该何去何从?
物联网蓝海潜藏暗礁 企业融资之路在何方
如果你平时就关注网络与科技趋势的变化,一定会发现有个关键词会不时出现在生活中,攻占我们的眼球和注意力——没错,就是物联网。
那么,物联网究竟什么呢?是可以根自动上网采买食材的电冰箱?还是能够监控我们的身心健康状态,甚至和医疗院所联机的穿戴式设备系统?这些都属于物联网范畴,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物联网。根据维基百科定义,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作互联互通的网络。
实际上,物联网概念并非新鲜事物,无论是坂村健或是Kevin Ashton等专家、学者,都曾在上个世纪提过类似构想。但因受限于科技技术的发展,直到2005年11月17日,电信联盟才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具体指出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而二十一世纪的来临,让信息科技得以取得长远的进步的同时,也为后来各大具有指标性意义的物联网产品的诞生揭开了序幕。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浅层次的工具和产品深化为重塑生产组织方式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引发了数字经济浪潮。根据的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将达到260亿台,约可创造逾3000亿美元的营收,并为经济带来1.9兆美元的附加价值。
但与此同时,有一个现象令人费解:为什么物联网如此火爆,而大部分物联网企业却融不到资金?
一个新的概念出来到终展现成熟的商业模式,或者出现明星企业,确实需要很长的过程。事实上,自从物联网这个概念在2009年出现以后,无论是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在早的关注人群中,大家除了好奇,更多的是寻找商机。在物联网企业寻找商机的同时,投资机构也在苦苦寻找,但为何迟迟没有下手呢?
一方面,中小物联网企业根基不牢,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的境遇,投资者不会冒巨大风险做赔本买卖。物联网的开发与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有大的本质区别就是要动硬件,甚至是搭系统。这就意味着,在硬件开发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架构,或者硬件的开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产品从雏形到后完善和稳定至少需要18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上市实现销售收入。而终能卖的怎样,还都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尚未到达风口。当下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后阶段,尽管业界称未来的某一年,物联网将达到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终端,要远远超出现在的互联网数量。但这些所谓的趋势对于投资者而言都不是现实,这一风口是够会来,何时到来,也仍是个未知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物联网企业该如何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为关键的是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是金子总会发光”,一项创新的技术或产品总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次,在态度上,企业必须脚踏实地,要知道包装出来的业绩一定禁不住尽调,禁不住时间的检验。第三,要学会逐步完善和改变商业模式。物联网未来或把目标对准服务业务,单纯的卖产品很难提升想象空间。因此,转变创新商业模式至关重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