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日,陆奇加盟百度任COO的消息在科技圈刷屏了。这是BAT中之一的百度迎来的近大一次人事调整,那么陆奇的加盟将会为百度带去什么呢?
2016年以来,经历几多坎坷的百度,将人工智能放到了新的战略层面来,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度秘、百度AR、百度医疗大脑等人工智能应用相继落地,百度集团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出席公开场合更是言必提及人工智能。
在投资领域,向来以BAT并列的百度被认为远远落后于腾讯、阿里巴巴。根据创投数据库Fellow Data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6年8月份,腾讯投资企业数量多达169家,阿里也有121家的数量,而百度则仅有60家,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2016年“医疗竞价事件”后,百度便作出了系列战略调整,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布局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布:任命陆奇为百度集团总裁和运营官(COO),负责产品、技术、销售、营销运营。原先向李彦宏汇报的总裁、副总裁们一并改为向陆奇汇报,而陆奇则向李彦宏直接汇报。对此,李彦宏公开称,这是百度变革的关键一步。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陆奇曾多次表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领域和互联网行业创新的主要增长点。底层是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可以用数据获取和展现知识。一旦知识被展现之后就可以做预测,做自动化。人工智能突破的是在感知认识上,特别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的交互,包括这些技术的应用产生新的产品的种类,比如个人助手。
显然,陆奇的观点与李彦宏的战略目光不约而同。李彦宏表示:“ 陆奇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百度已经决定将人工智能列为公司未来十年重要的战略方向,而要落地这一战略就需要不断吸引的人才,陆奇的加盟将极大地确保这一战略得以顺利实现,帮助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奠定地位、成为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高科技公司。”
业内普遍认为陆奇当年从雅虎去微软时,微软正处于组织臃肿、赚钱却不创新、迫切需要有人能带领重整在线业务的状态——这与今天的百度有相似之处。那么李彦宏“托孤”之后,百度哪方面业务将会优先受益呢?答案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领域。
百度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并通过架构调整全面发力人工智能。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大脑”推出,对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无人驾驶等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和研发。另外,百度还成立了独立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百度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度秘、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百度金融等产品中深度学习技术和大数据模型、数据风控技术等都开始投入运用。
据了解,陆奇自 2008 年入主微软以来,他便一直担任着多重重要角色。2013 年微软重组后,陆奇转而负责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365、 SharePoint、ExchangeYammer, Lync、Skype、Bing 等业务,并为整个“应用和服务团队”制定战略和总体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陆奇在微软长期负责必应搜索以及地图相关业务,在这一领域有着极深的积累。那么,在细分领域方面,百度地图有望成为陆奇空降后优先受益的业务。目前,百度地图已经覆盖国内道路总里程670万公里,POI数据规模超过4500万,平均每日响应的定位请求次数300亿次。百度地图副总经理兼百度智慧汽车总经理顾维灏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地图数据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效率,让百度地图上的数据更加鲜活、实用。
百度地图目前有超过 3.5 亿活跃用户。2015 年全年,前往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共花费了 1045 亿美元,这一数字比 2014 年上涨了 16.7%,而现在出国旅行的国内游客人数为 1.2 亿,未来还会不断增加,所以百度希望在更多地区为国内游客提供地图服务。
在此背景下,百度与 Here 地图与百度地图于1月17日宣布了双方的新合作进展,百度地图计划为除中国外的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地图服务,而 Here 地图将提供地图技术支持。
总体而言,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陆奇加盟百度,势必将带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更进一步。对陆奇来说,加盟百度是一段新的职业经历开始;对百度来说,陆奇将会带来哪些变化这事值得期待的。可以预见,人工智能领域中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将面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