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取得长足进步 有望颠覆传统就业方式

人工智能取得长足进步 有望颠覆传统就业方式

2017-02-06 09:38:01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交通机器人阅读量:32158

导读:人工智能不仅正在颠覆传统的交通运输,还将颠覆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终将催生新的社会制度。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年来人工智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新年伊始,谷歌Master在线上围棋比赛中连胜60场,狂胜诸多人类高手。在江苏卫视《强大脑》第四季节目中,百度人脸识别技术的惊艳出场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智能的延伸,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可不是什么噱头,它必将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就业乃至社会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取得长足进步 有望颠覆传统就业方式
 

  在过去5年间,人工智能取得的进展超过此前50年的总和,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算法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中文语音识别曾被认为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并不那么遥远的2002年,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的教授曾向笔者坦言,他的团队虽然身处研究一线,却还没有找到语音识别算法的头绪;换句话说,当时还没弄清楚人是通过什么机理听懂说话的。短短十几年后,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已经破解了教授当年的疑惑——科大讯飞开发的输入法的中文语音识别率达到了97%,与真人相差无几。
 
  戴姆勒的自动驾驶卡车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高速公路上接受测试。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场革命即将到来。
 
  与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造成的巨大影响相比,中文语音识别甚至只能算雕虫小技。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即将掀起一场交通运输行业的革命。自动驾驶系统不会打瞌睡、分神,不需要休息,更不会感情用事。可以预见的是,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将远远超过传统司机。美国车企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暂时,但是江淮汽车等不甘人后的中国车企也在奋起直追。
 
  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意味着什么?乘客上车之后只要输入一个地址,汽车就会在卫星导航的协助下自动把乘客拉到指定地点。届时中国的260万出租车司机、美国23.4万出租车司机都将面临失业风险,“份子钱”将永远成为历史名词。自动驾驶即将夺走的可不止是出租车司机的饭碗。美国有350万卡车司机,如果把技术支持员工也算上,载货卡车的相关从业者达到了870万之众。而在中国,这个群体竟多达3000万人,每45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在跑运输。戴姆勒的自动驾驶卡车2015年就已开始上路测试,从高歌猛进的研发进度来看,自动驾驶卡车实现量产也就是几年内的事情。届时数千万货车从业者应当去做些什么呢?
 
  大疆创新近期推出的MG-1S型农业植保无人机,喷农药的活干得比人都漂亮。用不了多久,庄稼把式都得对人工智能甘拜下风。
 
  人工智能不仅正在颠覆传统的交通运输,还将颠覆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农忙时节不再需要农民挽起裤腿下地干活了,几个农业工人敲敲电脑就能把事情做完。这可不是什么脑洞大开的幻想,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已经开始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2011年就已完成意义重大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实验:加装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插秧机,根据GPS与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姿态信息,实现自动导航及地头转向。试验结果表明,自动化插秧机可以按照预设路径在田间行走,并且可以满足插秧的精度要求。这项研究的成功意味着,自动化田间作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只要降低使用成本就可以推广开来。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技术甚至更加成熟:与人工喷药相比,无人机可将农药用量减少20%左右,而且完全不必考虑农药中毒的风险。2016年11月底,大疆创新推出先进的MG-1S型农业植保无人机,其飞行操作更加便捷稳定,使得农药喷洒更加、完全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看到无人农业机械和无人机不知疲倦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田间管理的规划则交给安装了专家系统的计算机:分布于田间的传感器将土壤湿度、土壤化学成分、气温、光照强度等实时数据传递给计算机,然后专家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判断采取什么田间管理措施。灌溉用水量、化肥施用量、佳采摘时间等诸多事项都由整合了海量知识和数据的专家系统决定,其的管理水平让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种田能手都自叹不如。待到人工智能使得农业实现自动化,上亿被迫摘下“农民”帽子的农村人口应该去做些什么呢?
 
  如上所述,人工智能会消灭许多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释放出大量劳动人口。离开驾驶室的前司机,离开土地的前农民,以及其他被人工智能顶掉饭碗的大量人口,应该如何维持自身生存?这便是人工智能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会不断消灭旧的就业岗位,也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例如,轿车的普及消灭了黄包车夫的就业岗位,却创造了出租车司机的就业岗位。然而,与历史上的技术进步相比,人工智能对就业造成的影响有两方面重大差异。
 
  一是就业岗位数量上的差异。人工智能影响的可不是几十万就业岗位,而是几千万乃至上亿就业岗位。仅在中国,人工智能就将影响3000万货车从业者和2亿以上农村劳动力。历史上,技术进步往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逐步将劳动力从旧岗位上释放出来。例如在19世纪后期,蒸汽海轮完全取代大帆船差不多用了三四十年的功夫,比一代人还多的时间足够帆船水手们转移到新的就业岗位。而人工智能却很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制造出的大变局。
 
  二是就业岗位质量上的差异。被技术进步从旧岗位上释放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学习新技能才能走上新岗位。历史上,劳动力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不见得复杂,例如帆船水手改做蒸汽海轮的水手就没有多难。所以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岗位变化相对容易承受。然而人工智能将以极快的速度消灭充满重复性劳动的低端岗位,至2016年10月,苹果公司主要代工商富士康已在中国内地工厂部署了4万台机器人用以取代流水线工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终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消失。而科学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等需要创造性的就业岗位,以及律师、医生等技能复杂度很高的就业岗位,相对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仍将长期存在下去。
 
  于是问题凸显出来了:
 
  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大量低端就业岗位,释放出来的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
 
  人工智能不易挑战的就业岗位,存在很高的准入门槛,几乎是拿学历或实践经验堆出来的。
 
  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新就业岗位,例如与人工智能的维护和升级相关的工作,肯定以接受高等教育为前提。
 
  这就意味着,被人工智能短期内释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不会很容易地进入其他就业岗位、被社会自然消化。让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转行去做IT工程师,恐怕不比古代考个进士更容易。即使这些劳动力愿意通过刻苦学习来获得新技能,也会面临另外一方面的巨大困难——教育成本。
 
  资本主义使教育变成一门赤裸裸的生意,的教育资源要用大笔金钱来购买,这在美国表现得。美国大学的学费普遍不低,每个学分的收费在1000美元以上。我们做一个保守的估计,按每学分收费1000美元计算,拿一个硕士学位至少需要30学分,学费起码要3万美元。非自愿失业的劳动力本来就够窘迫的,让其自掏3万美元来换取再就业的可能性,称之为“敲骨吸髓”亦不为过。
 
  这种教育制度意味着重新获得劳动技能的成本极高,必然导致这样的状况:许多人因为贫穷而无法接受教育,也就无法获得新的劳动技能;缺乏劳动技能使他们陷入长期失业,更加剧了贫困。当发达的人工智能消灭低端就业岗位之后,被释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只怕连“被剥削剩余价值的价值”都没有了,以致被长期隔绝在就业市场之外。倘若大量劳动年龄人口遭到这样的“边缘化”,社会还能和谐吗?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