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初创企业一举成为独角兽 Uptake的秘诀是什么

初创企业一举成为独角兽 Uptake的秘诀是什么

2017-02-17 09:26:43来源:B2B大咖秀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物联网芯片传感器阅读量:36154

导读:近期,Uptake宣布完成4000万美金C轮融资,估值20亿美金。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物联网公司,是近年风头盛的初创企业。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物联网公司,是近年风头盛的初创企业。2015年10月,Uptake完成B轮4500万美金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金,一举跃入独角兽阵营,并在同年击败Slack成为福布斯“2015年热创业公司”。
 
  近期,Uptake宣布完成4000万美金C轮融资,估值20亿美金。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物联网公司,是近年风头盛的初创企业。2015年10月,Uptake完成B轮4500万美金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金,一举跃入独角兽阵营,并在同年击败Slack成为福布斯“2015年热创业公司”。
 
  近两年,特别是2016年,工业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发展势头凶猛,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公司。爱分析认为,研究Uptake的发展历程、业务模式和市场前景,有助于我们判断国内初创企业的机会。
 
  创始人是饱受争议的连续创业者,创建了团购鼻祖Groupon
 
  Uptake的创始人是Brad Keywell和EricLefkofsky,其中Lefkofsky更加为人所熟知,他曾是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的早期投资人兼董事长,是个充满争议的企业家。
 
  Keywell是Lefkofsky的大学同窗,两人都毕业于密歇根大学法律专业。
 
  大学期间,Lefkofsky就开始自己的创业冒险,在校园销售毛毯,将业务扩展到周边学校。毕业后,他联合Keywell收购一家做儿童运动服装的公司,公司主要靠借债经营,虽发展很快,但因无法偿还负债,终以失败告终。
 
  1999年互联网兴起,Lefkofsky敏锐地发觉到互联网蕴含的商机,先后创建了Starbelly(在线促销商品供应链管理)、InnerWorkings(印刷采购服务公司)、Echo Global Logistics(企业供应链管理)、MediaBank(给广告主和媒体提供操作系统软件)以及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
 
  这其中InnerWorkings、Echo Global Logistics和Groupon这三家公司成功上市,其他公司也都套现退出。有这么多辉煌履历,坊间对Lefkofsky评价却是毁誉参半,有一些声音认为他不是企业家,而是个投机分子。Starbelly成立不足1年就以2.4亿美金高价卖给了Ha-Lo,被认为是后者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就在Groupon提交IPO申请前一个月,Lefkofsky和他的家人套现了3.82亿美金。
 
  2014年,Lefkofsky再次创业,瞄准当前火爆的市场工业物联网。Uptake每年上一个台阶,三年估值达到20亿美金,不禁让众人再次怀疑,Uptake会不会只是Lefkofsky新一次投机,做高估值,意图高位套现。
 
  机械大亨Caterpillar是Uptake种子客户
 
  尽管创始人饱受争议,但Uptake很快找到自己的种子客户——机械大亨Caterpillar。Caterpillar是大的燃气发动机、柴油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每天有超过300万台设备运转,同时监控这些设备非常困难。
 
  Uptake的创始人Keywell在2012年就与Caterpillar的CEO认识,等到Uptake成立后,个业务就是帮助Caterpillar研发一款数据分析软件,帮助其监控全部机器设备,提前预测设备使用寿命和可能出现的故障。
 
  Uptake提供的是SaaS软件服务,从设备上采集数据信息,将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清洗与分析,终用Dashboard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帮助企业客户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设备,节省时间和资源。
 
  从具体应用上来看,Uptake的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辅助管理工具,如设备管理、故障检修、KPI显示板等,这类产品主要是帮助企业将各类设备上的数据采集、汇聚到一起,用一套统一工具去监控管理。
 
  另一类,是推荐预测服务,如流程优化、故障预警、任务管理等,这类产品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预测各类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可以根据结果反馈不断提升预测和推荐的准确度。
 
  从结果上看,Caterpillar对Uptake应该非常满意,据称Uptake的产品每年帮助Caterpillar每辆机车节省14万美金的支出,同时还通过流程优化,将配置机车的时间缩短一个小时。
 
  二者不仅长期保持合作,同时Caterpillar还参与到Uptake的两轮投资:2015年3月曾少量投资Uptake,在Uptake的B轮4500万融资中同样有Caterpillar的身影。
 
  从工业扩展至农业、航空、能源、医疗等行业,营收突破1亿美金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一战成名后,Uptake开始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其他行业,农业、航空、能源、零售、医疗等行业都有Uptake的客户。
 
  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身不同属性,因此在向其他行业推广时,打法与工业物联网有所区别。工业物联网领域,Uptake是自己研发提供一套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用纯SaaS的形式服务工业客户。推广至其他行业时,Uptake建立一个PaaS平台,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上层应用,自身专注于底层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将预测推荐业务交给其他公司开发。
 
  早期Uptake主要依赖创始人Lefkofsky的基金Lightbank Venture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10月,Uptake完成B轮4500万美金融资,估值达11亿美金,领投方为GreatPoint Ventures,市场开始认可Uptake的潜力与价值。
 
  外部资本的进入,让Uptake进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Uptake人员规模从309人扩展至700人,挖来不少高管,包括美国大核电公司Exelon的CIO Sonny Garg、思科的副总裁Joseph Bradley等。
 
  根据创始人Keywell对外公布的信息,2016年Uptake营收超过1亿美金,下一轮融资将引入更多外部资金。
 
  近万亿物联网市场,GE等老牌厂商是大竞争对手
 
  根据IDC数据,美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2320亿美金,增加至2019年的3570亿美金,年化复合增长率16.1%,这个市场规模包括硬件、软件、服务等。其中制造业和运输业是2016年规模大的两个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355亿美金和249亿美金。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大玩家是老牌工业厂商通用电器(GE),GE用几年时间开发了工业物联网软件平台Predix,并在2016年3月将其开源以大化发挥Predix的潜力。GE围绕物联网完成了很多垂直行业的收购与整合,以1亿澳元收购墨尔本建筑自动化公司Daintree Networks,以5亿美金收购机械分析公司Meridium等。
 
  这类老牌厂商在物联网布局上存在天然优势,本身对业务理解深刻,数据积累上同样不存在任何问题,技术上的劣势可以通过一系列整合并购来弥补。
 
  像Uptake这样的初创企业,要不是发展之初,抱上了Caterpillar这条大腿,发展速度必会放缓很多。Uptake快速将自身覆盖行业扩展,存在着避开GE这些巨头的锋芒,找到自身差异化优势的心理。
 
  国内工业物联网尚处萌芽阶段,打通数据通道是步
 
  就目前来看,国内工业物联网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尚未建成,不论是网络、硬件设备都尚未成熟,数据采集这一步尚未全部完成,数据分析只能基于一部分数据进行。
 
  国内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初创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提供物联网平台的企业,如机智云、Yeelink、Ablecloud、司南物联等,另一类是直接提供工业物联网服务的企业,如昆仑数据、智擎信息、树根互联等。
 
  从需求来看,早年中国工业企业因人口、原材料等相对廉价,并不太重视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极大浪费。近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家基础设施投入增速放缓,中国企业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需求变得异常旺盛。
 
  从供给来看,中国工业企业自身IT能力非常薄弱,自身不具备开发物联网软件的能力,需要依赖外部IT公司,而原本服务这类工业客户的IT厂商多数只擅长基础软件的定制化开发,同样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需求旺盛,供给又跟不上,这就给创业公司发展的机会。不过,创业公司直接对标Uptake,这种C2C(Copy toChina)的做法是无法落地的。正如前文所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步就是帮助企业打通多个环节的数据通道,采用统一大数据平台去管理企业客户的数据。只有完成这些繁重的工作,才能开启工业物联网的大门。
 
  尽管Uptake只用短短两年就跨过独角兽的门槛,但是中国物联网初创企业很难媲美这样的发展速度,唯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风口虽至,贸然起飞会摔得很惨。
 
  (原标题:三年估值20亿美金 工业物联网新锐的崛起之路)
我要评论
  • 磁传感器市场持续升温,相关供应商加码布局

    Allegro有约73%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如电动车电机控制、ADAS系统),21%来自工业领域(如工厂自动化),其余为消费电子和通信。
    磁传感器传感器
    2025-04-16 16:50:07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估值87.5亿美元!英特尔将出售旗下一芯片业务51%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英特尔的此次交易既为公司带来急需的现金流,又能使其更专注于CPU和先进制程研发,但如何扭转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落后局面,仍是英特尔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英特尔芯片
    2025-04-15 11:01:24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
    L4级自动驾驶广汽埃安滴滴传感器
    2025-04-14 10:58:4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