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大代表热议无人机“黑飞” 监管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人大代表热议无人机“黑飞” 监管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2017-03-06 14:26:2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全国两会无人机无人驾驶阅读量:45916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无人机的智能化进程向更加小型化、低功耗的设备迈进,这使得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广泛,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霸屏”低空的无人机体现了我国无人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同时对我国低空安全管理也造成了的严峻影响。近年来,各种无人机“黑飞”事件引起了社会、民众的深切疑虑和担忧,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无人机的安全监管问题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重点议论的话题之一。

人大代表热议无人机“黑飞” 监管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芯片、电池、惯性传感器、通讯芯片等产业链逐渐成熟与完善,无人机的智能化进程向更加小型化、低功耗的设备迈进,这使得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广泛,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国内外无人机肇事频发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无人机生产企业有将近200家,2014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就达到15亿元,预计2020年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未来,民用无人机市场还将迎来大发展。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发展热潮中,无人机的“黑飞”事件却也频频发生,造成了恶劣影响。
 
  国内方面,2013年12月8日,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违法操纵燃油助力航模飞机升空进行地貌拍摄,惊动了空军进行介入,事后被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5月28日,成都双流机场因无人机在起降空域内活动,导致55个进出港航班延误。同年10月,宁波发生一起无人机“黑飞”失控坠落事件,砸中高速公路上的货车,致车内2人受伤。北京首都机场2016年就发生了19起异常升空物事件,其中有6起是无人机,给机场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2017年前两个月,深圳机场、四川绵阳机场、浙江萧山机场等各地先后发生了10多起无人机进入净空区,对民航客机造成起降障碍的事件。这还只是曝光的部分事例。
 
  方面,世界上繁忙机场之一的伦敦希斯罗机场,饱受无人机干扰。英国民航局表示,从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英国民航局已经查到6起在英国各地机场发生的无人机和民航机差点擦撞的事件。而之前,2015年1月29日,无人机闯入了白宫,紧接着在2015年4月24日,有一架无人机在日本首相官邸坠落。2015年7月20日,德国汉莎航空一架航班在华沙上空几乎撞上一架无人机。波兰航空安全部门称,20架飞机随即不得不改变飞行路线。
 
  由此可见,无人机的安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性热点,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都深刻认识到加快无人机领域立法、加强无人机监管、推动无人机相关安全技术进步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人大代表热议无人机监管话题
 
  两会前夕,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发布多边形禁飞区策略,大疆发布这一策略与无人机屡屡闯入机场净空保护区等因素有关。面对严峻的无人机安全保障形势,今年的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都对无人机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无人机监管措施的制定提出了看法。
 
  “各类无人机在低空域的无序使用,已经威胁到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起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严重者有可能导致空难事故。”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蒋秋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蒋秋桃表示,无人机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部门和系统的管理法规。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将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严重制约我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她建议,政府应尽快制定无人机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条例、技术标准和许可认证细则。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梁志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建立起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以防被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实施犯罪,切实消除对于各领域可能造成的现实威胁。
 
  梁志毅认为,民用无人机黑飞事件多发,首先是行业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其次管理无人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所以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民用无人机的监管力度,给无人机配备一机一码的标识码,建立起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
 
  而在3月4日下午上海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航空总经理马须伦表示,无人机的发展给民航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法》,平衡好分配机制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协调好军用和民用需求,全面提升空域利用效率的同时,切实保障空域运行安全。
 
  无人机安全监管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对于管控无人机飞行的规定,主要包括2009年以来陆续颁布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低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规定。
 
  此外,为了更好地规范无人机操作,2013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00余家无人机训练机构,取得执照的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5047个。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延超认为,虽然我国针对无人机已经出台相关制度,但在无人机的销售、使用、流转情况等方面尚无制度安排。
 
  随着无人机安全监管问题的日益突出,相信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将会加快立法、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无人机产业发展予以规范,并为执法单位加强无人机领域执法管理提供切实的法律依据。此外,政府方面也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行政管理,积极落实法律规定,促进无人机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无人机生产企业。无人机生产企业应当加强无人机安全技术研发、提升无人机安全飞行性能、配合政府落实有关安全监管规定,从源头控制无人机的违法违规事件。例如,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公司,前不久发布多边形禁飞区策略,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无人机对于敏感空域的影响。
 
  后,无人机的使用单位或个人也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合法、合理使用无人机,不要因为无知、疏忽而犯错,走上违法的道路。
 
  在新兴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安全问题不免被逐步放大和凸显。而应为是新兴产业,解决之道难以从过往经验直接得出,如何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维护既有秩序与安全,需要的是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共同的理解和推动。未来随着无人机相关法律与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无人机自身安全技术的持续提升,无人机使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操作的逐步规范,中国无人机产业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
 
  (参考资料:东方网、澎湃新闻网、红网)
我要评论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7月,低空巨头云集北京,共探无人机应用及防控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将于2025年7月5-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隆重举办。
    无人机无人机应用无人系统
    2025-04-27 14:52:06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