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2016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走进大街小巷。除了占据主流地位的ofo和摩拜,小鸣单车、优拜、骑呗、永安行等大量共享单车企业也在进入市场。随着资本火拼进入白热化,共享单车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
共享单车患上“尴尬症” 资本火热背后乱象丛生
如今,共享单车正在影响和改变着用户习惯。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在此前发布的《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中称,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预计到2017年年底,用户规模将达5000万。
资本竞争进入白热化
尽管商业模式备受质疑,但共享单车并没有因此受到阻碍,甚至在高歌猛进的发展之中。以摩拜为例,今年2月21日摩拜宣布再次获得D轮后的新融资,新引入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资、高瓴资本再次追加投资。
据悉,自2017年1月初至今,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另一大巨头——OFO单车也开启了和中国电信的合作,利用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
如今,ofo、摩拜、小鸣单车、优拜、骑呗等大量共享单车企业入场。互联网无桩单车租赁服务已经覆盖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并正在向三四线城市渗透。
不仅如此,资本的强势进入推动了互联网单车租赁市场的爆发。除在创业初期即进入的创投资本,腾讯、滴滴、野兽骑行、自行车、富士康等产业企业也迅速以投资的方式参与到共享单车领域。
“骗局”戏码频频上演
新科技能够给人们带来便捷与新意,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共享单车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近日,有市民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发现,车身上贴着多个二维码,扫描后出现疑似诈骗转账页面,共享单车的安全问题或将成为关注焦点。
这一报道并非首例,类似事件时有发生。细数目前出现过的众多二维码骗局,有的二维码“扫一扫”后会弹出其他转款页面;有的通过拍照、截图、远程控制等方式获取用户付款二维码,盗刷用户银行卡;更有的二维码会携带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一旦扫上变会盗取手机上的个人信息等等方式。
除了安全问题,共享单车的运维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身共享单车行业,用户数量和投放车辆比例出现失衡。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平台而言,却意味着单车资源的浪费。而缺少有效的调度和维护,更是加剧了这种单车资源浪费。
不得不承认,在疯狂烧钱和补贴后,共享单车面对的是市场的质疑以及盈利的遥遥无期。自行车行业协会总工徐道行认为,以上海而言,共享单车的保有量已接近饱和。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已从快速扩张期进入了调整期,需要直面各类问题,进入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