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富士康机器代人裁员6万 机器人技工30万难求

富士康机器代人裁员6万 机器人技工30万难求

2017-03-22 09:33:07来源: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阅读量:35895

导读: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预测,未来5年在15个主要经济体,包括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崛起在内,具有颠覆性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将导致劳动岗位减少510万。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预测,未来5年在15个主要经济体,包括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崛起在内,具有颠覆性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将导致劳动岗位减少510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企业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思路来降低成本。所以,当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浪潮席卷起来,两者一拍即合!
 
  于是,不断有人类的工作机会被人工智能抢走的消息传来,不断有人类表达即将失业的恐慌。
 
  手头的工作明天就会被机器人抢走
 
  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预测,未来5年在15个主要经济体,包括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崛起在内,具有颠覆性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将导致劳动岗位减少510万。
 
  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一份研究亦显示,以美国为例,机器人预计将取代美国47%的就业岗位。智能机器终将满足我们的医疗需求,服务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甚至照顾并教育儿童。
 
  这些不是谣言,因为正在发生!
 
  2015年,机器人抢人类工作的波狂潮正式来临!
 
  改革开放阵地广东更是炮打响了“机器换人”的大动作。2015年,广东共有6万台左右机器人已经在车间上岗,这可能替代了至少6万工人;
 
  2016年,用工大企业富士康的江苏昆山工厂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员工人数从11万减少到5万。而在昆山,还有大约600家企业也想要效仿富士康,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
 
  德国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宣布将会利用机器人来进行生产;
 
  大的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其仓库中基本是机器人大军在分配货物
 
  ……
 
  30万元年薪招不到一个机器人技工
 
  采用更加的机器人生产替代人工,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然而,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数据被放大,而关键字被忽视。
 
  首先,范围被放大,被取代的工作大部分发生在工厂车间。这更多是因为,工厂的工作大多是枯燥、重复的工作,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也无法有创新价值。
 
  2013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702种工作,并将各工种在未来10到20年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发现,虽然47%的低级雇员有很高的可能性被机器取代,但是中级工种的可能性的比例就直线下降到19%,而更是机器人无法替代。
 
  也就是说,需要创意、情感、工作内容多变、要求有较高工作技能的工作则不容易被取代,比如教育培训工作、医疗工作,以及知识性、管理性的工作。
 
  其次,数字被夸大,并不是工厂的所有工作都可被取代。曾有报告指出,在制造业中,有59%的工作能够进行自动化,而能够被自动化的工作中由90%的工作都能够由机器人从事;在食品和住宿等服务业中,73%的工作活动能够被自动化;零售业中,53%的工作活动能够被自动化;在销售活动中,47%的工作活动能够被自动化;在图书管理、会计和审计工作中,86%的工作活动能够被自动化的倾向。
 
  也就是说,无法自动化的地方必然必须有人工存在,比如在制造业中会有31%的人员一定是无法取代的。而且,可自动化工种中还有10%是无法完全依靠机器人的。
 
  再次,方向单向化,其实机器人不只是抢工作,还新增加了工种。比如,机器人在的地方,必须有人来操作。也就是技工。“30万元年薪招不到一个机器人技工”已经成为某些工厂的现状,而并非危言耸听。
 
  在江苏某公司,已经大部分实现了“机器换人”,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度。然而,他们现在惆怅的是,机器人技工的大量匮乏,即便年薪高达30万元,但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手。
 
  按照正常的分工,每5排机器人操作设备就必须要有2名专业技师跟着,既维持机器人运转,同时还会简单维护维修,以达到机器人生产线不会乱。毕竟,每条机器人生产线的年产值都很高,低的也在1亿元左右,所以,一旦机器人设备出现故障,几百万元的损失简直是太容易。懂得一线操作的工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及时止损。
 
  人类其实有其他更多工作机会
 
  可见,机器人并非单向的抢走工作,其实提供了更有价值含量的工种。有报道指出,仅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要达3000家以上,由此造成的操作、维护、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
 
  现在,专门培育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学校以及专业正在招生,吸引了很多人报名。
 
  原标题:富士康机器代人裁员6万,机器人技工30万难求!
我要评论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