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随着市场需求的攀升,存储芯片影响力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四家公司计划发力存储器市场。随着这几股“芯”力量的崛起,我国存储器业春天有望加速到来。
存储器产业强势崛起 国产芯片或迎发展元年
物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家居、便携设备等应用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些应用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半导体数据存储芯片。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猛增,存储芯片影响力不断增强。
以三星电子为例,受去年盖乐世Note 7爆炸事件影响,三星电子去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暴跌,但是借力存储器芯片(记忆体芯片)需求支撑,三星电子于今年首季强势崛起。
4月7日,三星电子表示,受强劲的记忆体芯片需求支撑,预计季度公司获利将高于分析师预期,创下逾三年来高。从营业收入来看,三星预计,季度将较上年同期增长0.4%至50万亿韩元,而分析师预估为49.4万亿韩元。
三星电子预计,季度营业利润为9.9万亿韩元(88亿美元),高于汤森路透对18名分析师调查的平均预估9.4万亿韩元。其中,三星芯片业务获利将达到创纪录的5.8万亿韩元,拉升了公司整体营业利润。
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投资的生产收益减少,加上芯片制造商谨慎管理产能,记忆体芯片产业的有利形势或将能贯穿2017年全年。
反观国内,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存储器消耗量惊人。据统计,中国存储器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50%以上,但国产存储产品却。此外,我国在存储器芯片领域长期面临市场需求大而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缺乏的困境,开展大容量存储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研制迫在眉睫。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半导体产业新技术研发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为推动自主存储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与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集中开展3D NAND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
不止于此,据目前的报道,国内已有四家公司欲做存储器,分别是武汉长江存储,投资240亿美元,一期10万片,目标是自己研发的3D NAND闪存;另一家是泉州晋华,投资约60亿美元,做利基型DRAM,技术来源于台联华(UMC);还有一家是合肥智聚,投资80亿美元,于2016年6月已经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左右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后一家是南京紫光,投资300亿美元,具体计划尚未公布。
随着这几股“芯”力量的崛起,我国存储器业春天有望加速到来。因此,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必定会跨入存储器的行列之中。至于未来能有多大作为,要看自身的努力程度和机遇,但是必须要在研发方面有所突破,或者在存储器生产线的运营中能够掌握它的独特规律。
可以说,中国半导体业用存储器作为IDM模式的突破口,是个新的尝试。这一新尝试需要的不仅是信心,还有足够的耐心。要知道,中芯经过15年的历程,才刚达到年销售额30亿美元,由此推算,到2025年时再来回顾中国存储器业可能也不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