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软体机器人新成员:浙大研发机器鱼游出新速度

软体机器人新成员:浙大研发机器鱼游出新速度

2017-04-12 13:10:37来源:科学网 崔雪芹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软体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人工智能阅读量:35556

导读: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黄志龙课题组研发出一种软体机器鱼,能以每秒6厘米的速度不动声色地畅游3小时,速度达到世界同类软体机器人快。
  【中国智能制造网 新品速递】近日,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黄志龙课题组研发出一种软体机器鱼,能以每秒6厘米的速度不动声色地畅游3小时,速度达到世界同类软体机器人快。这种机器人的制作材料造价低廉,并且对环境友好。目前课题组正努力使其适合工业级的生产制造。 
软体机器人新成员:浙大研发机器鱼游出新速度
 
  4月5日,浙江大学实验室里的一条“鱼”出现在大众科学杂志《新科学家》上:全身柔软无骨,能以每秒6厘米的速度不动声色地畅游3小时,速度达到世界同类软体机器人快。当天,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黄志龙课题组的论文“Fast-moving soft electronic fish”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线。“鱼”,正是他们“养”的。
 
  据介绍,这是上已知报道中游得快的软体机器鱼。“电子肌肉在电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快速的响应,所以我们的这个扑动的频率可以比较高,游动的速度比较快。”李铁风说,“此外,‘鱼’在水中,包裹它身体的水就是产生电压的负极,这也是我们设计中一个创新设计。”
 
  软体机器人是目前科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时间不长,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言人——《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相比于传统的硬质机器人,软体机器人能够任意改变自身形状、抵抗外界冲击,从而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几类软体机器人研发:例如气动式软体机器人,可以实现抓握或爬行;还有形状记忆的材料制成的机器人,通过温度或者光照变化产生驱动力,此外,科学家还在进行肌肉细胞作为软体机器人材料的方法。一部分已走向产业应用。
 
  据《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这条机器鱼身长9.3厘米,体重90克,外形酷似蝠鲼(鳐鱼的一种,人称“魔鬼鱼”),比一枚鸡蛋略重,将它投到鱼缸中,它就如真鱼附体,扑扇着“两翼”划水前进。
 
  据悉,实际这条鱼是有电子肌肉的。这一层薄薄的 “电子肌肉”由三层材料组成:上下两层是透明的介电高弹体薄膜,中间是导电用的碳膏或水凝胶;三层材料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就像北京小吃“茯苓饼”。如果给它两极通上交流电,它已经可以像心脏一样地“跳”动了。
 
  所谓介电高弹,就是指材料能在电压的刺激下产生形变。2000年,Ron Pelrine等科学家发现发现一类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具有介电高弹的特性。李铁风说,团队将这一特性结合力学原理,对这种薄膜改性处理后,就成为“电子肌肉”的功能材料。电子肌肉能在红外信号的操控下实现左拐,右拐,前进。
 
  浩渺的深海中,蝠鲼是一种非常优雅鱼类,微微扇动胸鳍,再向前滑行一段,仿佛在蓝色的大海中飞翔。
 
  记者了解到,蝠鲼游泳时非常省力,这一点让科学家深受启发,对机器鱼来说这就意味着省电。这是科学家为什么将蝠鲼作为仿生对象的原因。电子鱼靠体内封装的450毫安时(相当于手机容量的十分之一)的锂电池供电,续航能力可以达到3小时。此外,因为没有任何电机等结构,机器鱼游动时产生的噪声几乎为零。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造机器鱼浑身的材料都是工业级的材料,在国内有巨大的产量和化工工业基础,造价低廉,并且对环境友好。这也是课题组努力的目标,除了省电、还要省钱、环保,适合工业级的生产制造。“我们希望将来制作机器鱼能像制造我们的橡胶鞋底一样简单,在模具中一冲便能成型。”李铁风说。
 
  (原标题:浙大智造软体机器鱼游出世界快速度)
我要评论
  • 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成功举办

    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盛大举行。在峰会上,华为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为制造行业智能化加速提出实施路径,并分享7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基于自身实践助力智能制造走深走实,推动技术革新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AI制造业解决方案
    2025-04-29 16:59:2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中国海油自研4000米工作级水下机器人首秀亮绝活

    在实验室验证阶段,基于硬件系统全面升级,“FCV4000”作业参数迎来巨大提升,系柱推力在纵向、横向、垂向三向推力均突破800公斤力。
    中国海油水下机器人
    2025-04-23 15:43: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