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医疗3D打印市场广阔 突破瓶颈后或迎来爆发增长

医疗3D打印市场广阔 突破瓶颈后或迎来爆发增长

2017-04-14 14:21:32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3D打印3D打印装备3D打印材料阅读量:43964

导读:作为推动医学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医疗3D打印技术在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后,未来或迎来更具爆发性的增长。
  虽然目前医疗3D打印还处在发展初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相关数据报告中26.6%的年均增长率却让大众对这个行业充满着期待。作为推动医学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医疗3D打印技术在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后,未来或迎来更具爆发性的增长。
 
  任何事物的向前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医学也不例外。而医学的创新,动力来自于病人的需求。3D打印技术的出现,给中国医学带来了实现从模仿到超越的难得机遇。虽然生物3D打印技术目前能够打印出的产品还远没有发展到可以替代人体源器官的程度,但人们在这项迅速崛起的技术中,看到了新的曙光。
 
  医疗3D打印应用广泛
 
  随着不断掀起的“3D打印”热潮,3D打印器官模型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可用的工具,应用3D打印胸廓、胡桃夹综合征、颅骨等都被真实应用在了医学上。3D打印在医疗模型、假肢、齿科手术模板、颅骨、颈椎人工椎体及人工关节等方面应用前景可观,实用性、可替代性都优势。
 
  实际上,3D打印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诞生,而近几年创客文化的风靡,更让这一行业饱受关注。3D打印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工业级到消费级不一而足,环顾目前市场,它与医疗的结合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外部设备,这也是3D打印在医疗领域里的初应用领域,主要起到的是“辅助”(assistive)的作用。比如 3D模型,康复辅助工具等。
 
  此类应用相对实施难度较小,普适性也强,如公益组织 e-NABLE 就为残疾儿童以低廉的价格制作义肢,成本只需 100 美元左右。又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去年成功利用3D技术辅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但这一过程只是在术前进行3D可视化技术建模,并利用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规划,实际上依然属于辅助手术的一种手段,处于3D打印的初级阶段。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医疗。它能地复制出各种人体组织、器官和药物,从膝盖骨到肝脏、从抗癌药到DNA等,业内人士指出,也许有一天人类可以“打印自我”。
 
  其次是植入物,常见的应用应该是牙科和骨科,但现在也开始应用到人体内部。
 
  3D 打印在医学应用的第三阶段是生物打印,利用身体组织溶液,采用喷墨技术直接打印器官,比如血管、神经和皮肤等。这一生物工程应用处于研发阶段,尚未真正运用于临床领域。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运用3D 生物打印技术,辅助医生评估新药物的疗效,打印出来的组织能够实时监测不同器官的药物交互反应,以加快迭代速度。
 
  医疗3D打印市场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对医疗行业而言,是实现质变的难得机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D打印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被医疗和外科中心所占据,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医学领域的应用将牢牢占据首要位置。3D打印除了辅助医疗、制造部分人体器官以外,在提供订制、个性化的医疗设备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市场研究公司Future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新市场分析报告称,2016年3D打印医疗设备市场预计将达到2.796亿美元,并在未来的10年内将以17.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报告显示,2015年3D打印医疗设备市场的估值为2.38亿美元,2016年显著增长有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某些医学病症的增加、个人保健意识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增加等因素。
 
  《3D打印医疗设备市场:2016—2026年产业分析及机会评估》称,在2015年,北美3D打印医疗设备市场收入为1.05亿美元,并将持续增长。同样,西欧、东欧以及亚太地区的市场收入份额也有望上升,西欧预计以18.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东欧为15.6%。
 
  此外,AlliedMarketResearch统计数据也显示,2015年3D打印医疗保健市场的销售额为5.79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3.638亿美元。此外,2015年至2020年,预估3D打印医疗保健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26.6%。
 
  除了辅助医疗、制造部分人体器官以外,3D打印在提供订制、个性化的医疗设备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医疗3D打印若突破瓶颈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保健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定制化的医疗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对3D打印不断加码,包括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都在发展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在国内日趋升温。”航星利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技术总监宿红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在医疗领域,3D打印发展很快,未来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同时,宿红刚也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3D打印医疗应用还有一定差距,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多学科协同方面还有待突破。
 
  因此,要想把3D打印技术发展成为医疗常态,现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人们只看到3D打印创造的美好未来,却没有看到实际操作中所花费的大量金钱和时间。这其中,也有很多技术并不是单靠资金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在3D打印公司看来,技术和资金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当有资金,有技术时,打印材料就成了医用3D打印行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医用3D打印材料需具备生物兼容性,这才能保证产品在置入人体时不易产生生物排他性。然而事实状况却是,又能置入人体又能用于3D打印的材料并不多。这就导致打印材料成为医用3D打印行业发展的瓶颈。
 
  除此之外,监管问题也应该注意。针对3D打印行业,目前没有统一的制作应用标准。这是因为技术的保密性,很多公司在研究3D打印技术的时候,都是秘密进行的,这就会给监管造成很大的难度。一个行业若缺乏监管,各种乱象就会增多,这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很大的阻碍。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医疗行业将会往两个方面分化:一是出现高质量的大型医疗企业,二是借助3D打印等技术,在行业中有创新的企业浮出。可以值得肯定的是,3D打印医疗器械势必会成为整个行业中的一大分支,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医院的重视。而随着现存瓶颈逐步得到突破,未来医疗3D打印产业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一轮爆发。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