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能汽车矗立风口浪尖 互联网大佬展开拉锯战

智能汽车矗立风口浪尖 互联网大佬展开拉锯战

2017-04-19 08:57:40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智能汽车新能源自动驾驶阅读量:44599

导读:智能汽车未来是可移动的智能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出行工具。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做什么,而是它还能带领消费者进入怎样的体验流程中。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智能汽车未来是可移动的智能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出行工具。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做什么,而是它还能带领消费者进入怎样的体验流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汽车与其说是技术的颠覆,不如说是服务模式和体验的颠覆。

智能汽车矗立风口浪尖 互联网大佬展开拉锯战
 
  与之前遮遮掩掩的态度相比,互联网企业对汽车行业的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弯,特斯拉和谷歌车载系统刺激了传统汽车行业,更诱惑了科技领域跨界渗透的野心。在遵循“变化是永远不变的真理”的互联网江湖中,攻占高位阵地也需要新的杀手锏。
 
  对于这场比赛的,谷歌从2012年到2015年10月,车队已进行了超过200万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无论是在道路测试经验、地图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处在地位;另一方面则利用Android Auto车载平台意图再造汽车界的“安卓帝国”。
 
  但先入局这并不代表者后来者就无法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近段时间,腾讯、百度、奇点甚至乐视均明确了对汽车互联网的浓厚兴趣,兵分各路,一夜突进。
 
  腾讯连投出行领域
 
  3月17日,腾讯以18亿美元入股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并获得5%的被动股权,成为后者第五大股东。腾讯此次豪掷18亿美元入局智能汽车领域,可谓是下定决心想要在此领域分得一杯羹。
 
  其实,近年来,腾讯在汽车和出行领域多笔连投,从汽车制造到互联网出行,均有深入的布局。2015年,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新的公司,计划投资116亿元打造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
 
  百度搭载蔚来入局智能汽车领域
 
  3月3日晚上,腾讯财经爆料称,百度已与蔚来汽车达成协议,计划投资1亿美元,成为蔚来汽车的投资者。或许在与蔚来汽车达成深度合作后,百度自动驾驶才算真正入了行。
 
  三年多来,虽百度多次尝试与车企合作,但却总浅尝辄止。例如,百度与宝马曾于2014年9月签署合作协议展开自动驾驶合作,但原本计划三年的合作却在中途戛然而止,一位宝马员工称出现了“无法调和的分歧”,期间双方并未核心成果展示。此外,在去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百度虽展示了用奇瑞EQ、北汽EU260、BYD秦(参配、图片、询价) 等多家自主品牌产品改装的18辆无人驾驶车,但也均是试探性的磨合为主,始终无法实现大突破。
 
  奇点搭载智能应用转型
 
  4月13日,奇点汽车发布量产车型IS6。奇点汽车瞄准的是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首款智能电动汽车量产SUV车型IS6亮点在于细节设计以及智能应用的搭载。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表示:“奇点核心的技术在于是一辆智能汽车,而传统车企生产的则是功能汽车。智能汽车本身就是可扩充的平台,意味着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奇点和其他厂商相比不一样的地方。”
 
  对比传统汽车,奇点汽车在新技术的投放速度比传统车企多能提前一到两年,如果传统车企本身在观念上的转型比较慢,那么很可能会延长三到四年。
 
  另外,此前以乐视为代表的新创企业发布的概念车型,曾遭受外界各种质疑。目前来看乐视虽然已发布量产车型,但何时能投产没有明确时间点。
 
  在看似百花齐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背后,汽车业内很多人都在疑虑,新创企业量产车型集中亮相,对传统车企产生多大的冲击?蔚来资本合伙人张君毅表示:“新创企业已到量产时间节点,需要向外界展现自身的成果,但是量产车型能否依照计划按时投产,仍有待观察。”
 
  相对于传统车企,新创企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供应商的选择、工厂的建设、资金实力等因素都能影响新创企业的走向。然而,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未来的汽车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车联网带来新的红利和流量入口。中国市场的机遇摆在眼前,自然也是资本不愿意放过的机会。毕竟现在互联网概念的汽车,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新能源车,试验产品都还没有落地,只能有待两年后的市场去验证。
我要评论
  • 官方辟谣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L2.9等宣传语有过度包装之嫌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市面销售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自驾”的最高等级其实才达到L2级,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作用是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便利性。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2025-05-06 09:59:49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