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布局 中国移动大手笔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

布局 中国移动大手笔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

2017-04-19 14:09:13来源:中国移动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智慧工厂智慧照明智慧物流阅读量:27899

导读:中国移动目前已建成大物联网平台,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业务测试,根据地市自身条件和发展状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业务测试内容。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作为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巨无霸,全面实施“大连接”战略的中国移动,对于物联网有着很高的战略诉求。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大物联网平台,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业务测试,根据地市自身条件和发展状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业务测试内容。 
布局 中国移动大手笔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技术,是未来IoT领域的关键接入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相比传统的2/3/4G、蓝牙、zigbee 等IoT 技术,NB-IoT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大容量、低功耗和高稳定性并能带来更多、更丰富的应用。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巨无霸,全面实施“大连接”战略的中国移动,对于物联网有着更高的战略诉求。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大物联网平台,用户超过2700万,物联网接入规模近1亿。在技术路线上,中国移动更是全面开花,TD-LTE/eMTC/NB-IoT/GPRS不一而足。
 
  “2017年中国移动将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4个城市开展NB-IoT及eMTC的规模试验,后续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开展商用,2018年将实现全网规模商用。”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MWC2017上如此宣布。
 
  2017年伊始,中国移动与垂直行业的合作遍地开花,在产业生态的构建方面也日趋成熟,从政策、运营到产业链各方面推动NB-IoT发展提速。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在NB-IoT建设方面保持着的态势。
 
  鹰潭部署张NB-IoT网络 领跑步
 
  截止到目前,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7年1月12日,江西鹰潭已开通135个NB-IoT基站,同时同步实现了NB-IoT业务终端与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双向数据传输,保证已建成的NB-IoT网络已具备投入使用条件。鹰潭NB-IoT网络的部署成为了中国移动物联网领跑的步。
 
  随后,江苏移动在南京、苏州、无锡、宿迁四个地市进行了NB-IoT试点,站点合计过百,上述四大城市完成全覆盖,其余九地市完成主城区全覆盖,整个规划目标建设近5000个NB-IoT站点。
 
  垂直行业领域合作百花齐放 涵盖面广泛
 
  中国移动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业务测试,根据地市自身条件和发展状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业务测试内容,其中包括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照明、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多个方面。
 
  智慧物流
 
  2016年7月3日,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重庆移动与华为联合进行的基于窄带蜂窝物联网的集装箱物流跟踪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位于重庆沙坪坝的重庆西部物流园成功实现了终端与网络的连接,这是基于窄带蜂窝物联网的智慧物流试点验证项目,本次关键节点的突破将对后续探索窄带蜂窝物联网如何应用于物流场景带来重大影响。
 
  智慧交通
 
  2016年底,爱立信与中国移动为摩拜单车提供了基于蜂窝物联网的定位更准确、开锁更便捷的解决方案。新型蜂窝物联网技术比蜂窝技术占用更窄的带宽,更少的资源,但是却能提供更好的覆盖,更短的响应时间。相比传统蜂窝网络,蜂窝物联网技术引入了节能和深度覆盖技术,使得运营商在同样站点环境下能提供与以往相比5至7倍的覆盖能力,用户终端的电池寿命也可以达到10年以上。
 
  智慧照明
 
  2月15日,杭州移动携手华为和浙大网新易盛共同完成滨江智慧照明示范区建设和验证。示范区在杭州滨江区士兰微园区开展,首批建设、安装20个NB-IoT路灯。相比传统钠灯,LED路灯节能60%以上,LED路灯目前占有率仅12%左右。未来五年,随着LED灯加速增长,以及进一步的二次智能节能的需要,采用先进灯控方式,实现完善的分区、分时、分级管理的智慧照明,将成为照明节能领域发展的新动力。依据相关机构预测,智能路灯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国内路灯总体3000万盏左右,发展空间广阔。
 
  智慧工厂
 
  2月27日至3月2日,爱立信携手中国移动、英特尔联合展示基于工业4.0蜂窝物联网的互联工厂演示,其中包括互联螺丝刀。该试验正在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进行,试验成果正在今年巴展上亮相。其中,作为重点演示的互联螺丝刀,是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终端、网络到平台和数据分析等多个层面。该试验基于爱立信配备了支持NB-IoT等技术的多模基站、以及英特尔支持NB-IoT等技术的英特尔 XMM 7115调制解调器方案和基于该方案研发的Fibocom模块,以及中国移动的OneNet IoT平台及其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智慧医疗
 
  2017年3月,中国移动携手爱立信,与阿斯利康、无锡高新区政府签署了健康物联网项目,向病人、医生和医院提供完整的端到端基于蜂窝物联网的健康诊断、护理方案。医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医院治疗、管理、服务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管理系统、护理体系、服务体制,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了各项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智慧能源
 
  3月3日,苏州移动与华为公司共同举办了“智联苏州,携手你我”物联网战略合作发布会,并当场与苏州港华燃气签署了基于NB-IoT物联网项目的合作协议,下阶段将为港华燃气提供NB-IOT产品的网络测试环境。会议期间,苏州移动与华为公司展示了在物联网云、管、端方面的综合能力,现场对One-net平台、NB-IoT技术原理介绍、水表气表、智慧市政、智能停车、智能路灯等应用和NB-IoT网络远程开关阀门进行了演示。
 
  这些垂直领域的业务开展与试验进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移动NB-IoT网络的商用进程,中国移动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NB-IoT商用进程。
 
  中国移动积极开展产业生态构建 包含国计民生方方面面
 
  目前针对NB-IoT的业务拓展聚焦在智能连接、智能模组、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解决方案五大业务方向上。中国移动在交通、物流、电网、家居、安防、医疗、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均开展了丰富的示范应用。
 
  中国移动将打造开放体系,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加大资源投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
 
  (原标题:中国移动物联网全面布局 构建产业生态矩阵)
我要评论
  •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 年版)》发布 安防行业何去何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安防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5-15 16:21:09
  • 物联网的采用正在加速,但成本仍然是主要障碍

    尽管数字化转型如今已被视为必然趋势,但报告的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将取决于供应商能否提供尖端技术,以及简化、经济高效的部署模式。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
    2025-05-15 11:04:13
  •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工厂:边缘人工智能与云集成的实际应用

    边缘人工智能与云集成技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厂中的应用,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工厂的高效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探讨边缘人工智能与云集成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厂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智慧工厂边缘人工智能
    2025-05-15 10:59:43
  • 百超助力爱派尔智能制造升级,效率与管理双飞跃

    智慧工厂的投产,实现了从经验主义到数字化的升级,为管理层提供了数据抓手,使生产调度有了核心依据,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
    智慧工厂激光切割生产线
    2025-05-08 10:22:21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调研行业智慧物流发展情况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强调,智慧物流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鼓励企业拓展业务领域,立足自身优势,深耕智慧物流,推动供应链、货运链、服务链不断升级,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智慧物流
    2025-04-15 11:55: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