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给创造以自由 “开源”让3D打印拥抱无限可能

给创造以自由 “开源”让3D打印拥抱无限可能

2017-04-20 09:32:25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开源3D打印机3D打印设备3D打印材料阅读量:42632

导读:3D打印为何在落地普及方面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业内巨头采取封闭式营销策略。“开源”理念正在打破封闭经营的壁垒,让3D打印拥抱无限可能。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作为概念被炒得火热的3D打印,为何在落地普及方面进展缓慢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业内巨头纷纷采取的封闭式营销策略。如今,“开源”理念正在逐步打破封闭经营的行业壁垒,给创造以自由,让3D打印拥抱光明未来与无限可能。 
给创造以自由 “开源”让3D打印拥抱无限可能
 
  3D打印技术自诞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生产领域,3D打印概念都迅速流行起来。然而,作为概念被炒得火热的3D打印,为何在落地普及方面进展缓慢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业内巨头纷纷采取的封闭式营销策略。
 
  封闭经营——3D打印普及之路上的绊脚石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3D打印产业的都出现在欧美。这些公司为获取巨额利润,几乎全部采取封闭模式的营销策略。
 
  封闭模式的内在思路是这样的:将材料和设备绑定,一种打印设备只能使用一种材料,材料由生产3D打印设备的企业向材料商订购并买断,材料商不能将这种定制的材料卖给其他客户。如此一来,购买了3D打印设备的用户就不能使用第三方材料,更不能研发适用于自己产品的材料,只能用设备商提供的材料。
 
  封闭模式令3D打印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普及,因此3D打印的应用范围长期被限制在较为狭窄的专业领域。
 
  3D打印的快速发展与腾飞,需要整个行业集体参与材料研发与技术创新。因此,“开源”理念对于3D打印产业十分重要。
 
  何谓“开源”?
 
  “开源”即开放源码,它被美国非盈利软件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协会注册为认证标记,并对其进行了正式的定义,用于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
 
  具体到3D打印领域,“开源”主要是指将3D打印机的固件、软件的源代码都对外公开。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3D打印企业将“开源”理念投入了实际的产品研发制造。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开源”途径也有了多样化的发展与延伸。
 
  3D打印开源途径有哪些?
 
  材料开源
 
  在材料开源方面,我国3D打印企业华曙高科为业界创造了范例。2015年,华曙高科与德国巴斯夫集团、3D打印服务商Laser-Sinter Service联合发布了共同合作开发的尼龙3D打印材料——PA6粉末。三方还共同打造了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其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地使用包括PA6在内的任何材料。华曙高科的开源战略不仅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甚至倒逼一些行业巨头也不得不在一些特定的领域逐渐开源,进而改变了3D产业格局。
 
  参数开源
 
  参数开源方面,荷兰3D打印机生产商Ultimaker坚信“更大的社区将使产品更好,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进而接受了开放源代码的概念,并提供了供任何人使用的开放软件。
 
  巴塞罗那科技组织BCN3DTechnologies则将其开发的一款开源5轴机器人臂Moveo BCN3D的文件免费分享。用户可以获得Moveo的材料单、STL文件、CAD文件等信息,从而在家或在教室建造、定制自己的Moveo。
 
  用户开源
 
  用户开源赋予了3D打印机用户相当大的设计改造自主权与创造自由,备受极客玩家们欢迎。
 
  INPRO FIRST公司推出的其首款开源DLP 3D打印机INCUBE3D Start是可以完全自行组装的。用户可以订购这款机器的套件组装版,然后自行组装机器。
 
  美国欧特克公司近日停产了开源SLA 3D打印机Ember。虽然如此,Ember的用户却可以继续使用甚至自行制作新的Ember。因为欧特克在2015年发布了Ember的机械设计文件,而它的原型几乎是完全3D打印而成的,所以理论上Ember可以自我复制。
 
  在自我复制方面,RepRap3D打印机做得更为专业。RepRap的爱好者RevarBat自行开发出了一款名叫“Snappy”的3D打印机,这款3D打印机的所有零部件中有73%都是可以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用户因而不仅可以用它打印产品,甚至可以再造机器本身。
 
  “开源”理念正在逐步打破封闭经营的行业壁垒,给创造以自由,让3D打印拥抱光明未来与无限可能。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