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机器人时代到来 中国能否主导其未来?

机器人时代到来 中国能否主导其未来?

2017-04-27 10:05:42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机器人物流人工智能阅读量:33354

导读:中国政府认为占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就可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所以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国正在全力发展机器人行业。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中国政府认为占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就可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所以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国正在全力发展机器人行业。

机器人时代到来 中国能否主导其未来?
 
  4月25日,彭博社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中国想要主导机器人行业的背后》的深度文章。
 
  文章称,中国政府认为占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就可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所以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国正在全力发展机器人行业。
 
  在发展机器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在自主品牌这边,有一些发展很好的企业,但很多如雨后春笋生长出来的创业企业更多的是买日本美国的关键零部件,再贴上国产的牌子;
 
  在引进外国技术这边,典型的案例是去年到今年美的收购德国库卡。
 
  诸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充沛资金、广阔市场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一定会在将来成为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目前的梯队仍由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这四国把控。
 
  以下为观察者网特别翻译的该文章全文:
 
  中国正在寻求主导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只要点击一下“启动”,一个名为E-Deodar、看上去与人类有几分相似的机器人就可以为办公室里的人们提供咖啡了,这群人正在建造价值1.5万美元的工业机器人,而这种造价比外国品牌便宜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将被投入珠三角的工业厂房,用于自动配流水线。
 
  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的厂房内,一架形似蜘蛛的机器人正从它上方的框架中伸下来,抓住传送带上的一本书,再抽出另一只爪子,将它投进一个箱子。
 
  这样一台机器每小时可以分拣3600件货物,效率是人工的四倍,而这只是京东开发的自动化仓储系统中运用机器人技术中的一处。
 
  在高速铁路和可再生能源之后,中国正在全力拥抱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们认为,按照这个思路做可以使中国迈向更深远战略目标的基石——在正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互联设施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是快速的追随者”,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吸尘器机器人和防御机器人制造商iRobot公司执行官Colin Angle说,“但问题是,他们能创新吗?”
 
  目前世界上的机器人制造大国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但中国的机器人发展也有其三点重要的优势——规模大、快速的增长势头、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中国本土市场中,中国制造的机器人的销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日本制造的。
 
  比如,广东省曾在2015年宣布,计划向大约2000家本省公司提供约943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让这些制造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建筑材料的公司用这笔钱来采购机器人——这些公司正在努力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一些措施为中国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局。“在中国,领导层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芝加哥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制造专家贾斯汀·罗斯(Justin Rose)说,“中国有崛起并占据地位的能力”。
 
  为了实现目标,中国有一个双管齐下的策略。中国政府一方面扶植本土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日本美国等海外的机器人制造厂商。
 
  根据机器人联合会总秘书Gudrun Litzenberger的说法,2017年,中国企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预计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2016年,中国总共装备了9万部机器人,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30%。

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逐年变化柱状图(红色为国产机器人)
 
  然而,中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野心绝不会仅仅停留在为流水线安装螺栓或者进行焊接。
 
  今年早些时候,繁忙的郑州东火车站安装了一个检测污染的机器人;三月份,中国深海机器人创纪录地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6329米处。
 

我要评论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