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云计算开源进入下半场 企业成技术发展重要引擎

云计算开源进入下半场 企业成技术发展重要引擎

2017-05-04 10:04:28来源:科学网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开源技术阅读量:26781

导读: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OpenStack(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KVM(一种交换机系统)等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非常主流的开源应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OpenStack(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KVM(一种交换机系统)等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非常主流的开源应用。借用云计算领域的主流看法,这个过程就是云计算开源战场的上半场。


云计算开源进入下半场 企业成技术发展重要引擎
 

  而随着云计算成为ICT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云计算开源也进入了下半场。我国云计算开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开源企业的实力也不断增长,在开源社区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开源项目涌现。
 
  在日前召开的2017云计算开源大会上,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就正式启动了国内云运维知识库开源项目和蓝鲸智云开源项目。
 
  在我国,开源技术给国内云计算厂商接触、了解和使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有力促进了云计算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但是,多位专家提到,我国云计算开源领域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力量在开源社区总体处于跟随状态,缺少治理和运营开源技术的经验和能力,较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年行动计划直面问题与挑战
 
  当前,开源软件在云计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为推动云计算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已经部署私有云的企业中,有83.2%的企业使用了开源软件,国内企业在主流开源社区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OpenStack为例,其8大白金会员中就有一家中国企业,在21家黄金会员中有10家国内企业。国内产业力量在OpenStack社区中的贡献不断加大。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杨泽民表示,云计算尤其是私有云在中国发展迅猛。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35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了25%,超过80%的企业选择开源类软件搭建私有云。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用户对标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不过,超过50%的云计算用户表示不同的私有云解决方案之间的标准亟待统一。
 
  虽然我国云计算发展势头迅猛,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处处长李琰指出: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重点行业的企业仍习惯于通过自建方式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对云计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可迁移性仍存在一定顾虑;产业供给能力有待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存在一定的过热现象;产业支撑条件有待完善;标准和测试认证体系尚不完备;技术合作和应用机制急需健全;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为了加速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于近日印发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结合现有的基础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产业能力、推动行业应用、保障网络安全、营造产业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
 
  “后续,我们将加强与各地方主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围绕贯彻落实《计划》,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培育,促进云计算的深化应用。”李琰说。
 
  下半场博弈
 
  云计算进入到下半场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个趋势是应用驱动。“过去我们把传统的应用想方设法迁到云上去,叫做云化的改造。现在,越来越多的云的原生应用产生了,应用天然就长在云上,有云的弹性和快速部署、交付能力。”中国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部副总经理房秉毅说。
 
  另外一个是技术驱动。过去我们关注云计算内部的技术,比如SDN、虚拟化、编排等技术。现在基于云,大量的新技术出现,比如物联网、容器、大数据、区块链等等。“但是不管新技术如何发展,都是基于云,云成为新技术的基础平台。”房秉毅说。
 
  Cloud First建设原则被倡导,“我们要建设新技术,首先要搭一个新的平台,就是要有一朵弹性的云,加上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保障,新技术就获得了快速前进的动力。”房秉毅说。
 
  在云计算开源的下半场,云计算也迎来了非常大的挑战,首先是开源进入了非常碎片化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快速的开源领域技术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模块漏洞在被飞速地弥补。
 
  “既然是爆发式的增长,它带来的问题就会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交付到后客户使用的环境。”房秉毅介绍。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级客户使用到开源、云计算技术的时候,问题便会不同。“过去在使用云计算技术的是一些小公司,现在越来越多中型、大型企业在使用,不论他们需要数据上云还是原生在云上的应用,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的IT和新的IT环境同时存在,新旧环境过渡,怎样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在后开源时代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房秉毅说。
 
  企业成推动发展的主体
 
  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新华三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有非常完整的部署,“我们推出的云操作系统超融合架构,就是在传统的计算、存储、桌面虚拟化之外,又增加了运维中心、云应用引擎和云容器引擎。专注于不同的场景化交付,比如政务云关注的是云安全和云监管;电力云关注跨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和数据可靠性;卫生云关注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企业云关注日常IT运维入口;教育云是校内运营公有云;金融云关注的是超大规模管理和运维自动化。”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云计算产品线总裁吴健说。
 
  新华三针对不同的客户,交付的云的版本五花八门,而且其界面、流程、关注的核心内容全都不一样。“这就是场景化交付的价值所在。”吴健说。
 
  “虽然我们使用的开源已经非常多了,但我们硬件的底层技术和软件的底层技术仍然非常缺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说。
 
  硬件技术,是以芯片为代表的相关技术,我们还在努力追赶。在软件领域,我们是不是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能否在核心技术上积累出我们的能力?我们的企业一直在努力,已经成为云计算开源下半场中的主力,柴洪峰认为,此时弯道超车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有一些社区和能人,拥有在大环境里开办自己的社区、研发核心软件技术的潜力” 。
 
  (原标题:云计算开源进入下半场)
我要评论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202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重要新规一览

    四月,一系列新规定即将实施,包括《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02 09:31:36
  • 铁塔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提升自然灾害智能化预警水平

    目前,我国灾害预防面临着监测预警网络不健全、实效性不高、精准性不强,“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亟需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网络,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的目标。
    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
    2025-03-19 10:47:45
  • 淄博市召开大数据系统工作会议暨“三拼三比”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市大数据系统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大数据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大数据局的有力指导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支撑底座更为夯实,数字淄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8 10:07:30
  • 公司重要动态速览|海康威视、新华三、宇树科技......

    近期,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有哪些动态呢?小编整理了一下,一起来回顾。海康威视发布视觉大模型周界摄像机;宇树科技入驻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出海......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6 14:10: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