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物联网黄金期

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物联网黄金期

2017-05-08 10:19:17来源:金融界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数字化电气设备物联网阅读量:36213

导读:随着化和经济的发展,施耐德电气在不断转型,但是改变中就可能会伴随着不是那么成功的经历,这也是任何改革会碰到的问题。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随着化和经济的发展,施耐德电气在不断转型,但是改变中就可能会伴随着不是那么成功的经历,这也是任何改革会碰到的问题。施耐德电气愿意积极地面对变革,即使会有失败,也要有不断尝试的勇气和自信。

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物联网黄金期
 
  既有的用户量、资本、团队、IP、甚至收入,某种程度上都只是下一个增长周期的辅助元素。作为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希望凭借自身转型和技术创新,通过在可持续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以及软件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带领客户进入一个以物联网应用为代表的全新发展周期。
 
  在日前举行的施耐德电气2017创新峰会系列巡展活动北京启动仪式上,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向业界宣布其物联网策略与创新之道,并基于其新一代EcoStruxureTM架构与平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大基石,发布了“数字化”和“行业应用专家”两大关键转型举措。
 
  物联网战略中国“起航”
 
  施耐德电气中国团队提出这些战略的初衷在于:城镇化、数字化和工业化这三大化趋势正在驱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旧的能源世界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预测,到2040年,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占新增能源的70%。
 
  目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第二大市场。2017年正值施耐德电气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在中国,制造业正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导下,积极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力量。
 
  尹正表示:“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未来,我们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升级、激发能效潜力,为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电力四大终端市场提供全套系统和服务,成为值得信赖的智能制造、可持续楼宇与城市、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
 
  面对变化的环境,施耐德电气将自身定位为“数字化”和“行业应用专家”——施耐德电气将从设备制造商转变成全套系统和服务供应商;与此同时,通过洞察行业需求,助力用户升级与转型,以行业应用专业能力生态圈发展。
 
  过去几年,施耐德电气为响应未来新能源世界需求,开始加快转型的步伐。2016年,施耐德电气宣布推出其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通过IT与OT技术融合,助力用户大化物联网价值,并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面的创新,并实现能效和过程控制的优化。
 
  “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数据中心,不管是楼宇还是电力,我们和供应商以及下游的客户的互联互通都需要更多的移动应用,需要更多的本地和云端的无缝连接,使整个生态圈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可能,而EcoStruxure就会带来这样的巨大便利。”尹正说。
 
  “再造”传统行业
 
  战略转型的本质并不是以战略为出发点,而是以行业实践为中心,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终目标。据牛津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GDP高达15万亿的产值将来源于产业物联网。
 
  简单而言,传统行业需要物联网这样的新技术——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各国应对变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社会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能源领域电气化、数字化、低碳化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传统行业将通过物联网这样的新技术再造应用体验。此次施耐德电气推出的新一代EcoStruxure平台与架构采用了微软的Azure作为骨干网,将在其上实现更多应用与服务的交付。此外,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EcoStruxure正在与的技术共同开发和推动,包括微软、英特尔、埃森哲等各自领域的。这些“跨界”合作所催生的应用系统将成为构建绿色、、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效与自动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持”用户应用体验。
 
  根据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分享的案例,施耐德电气与某大型建材集团企业通过数字化实践,将原来孤立的建材厂的数据放到云端,基于云端的历史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开展能效管理。
 
  他同时提到,在过去30年中,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参与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在中低压配电领域有超过30万个配电盘柜等“静默资产”。这些资产尚未以数字化手段连接,难以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果将这一规模庞大的设备资产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不仅可以极大减少运营成本,更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形成能效管理的“知识库”。
 
  不可否认,在大多数行业,真正体现物联网产业价值的商业模式并未成熟。物联网并非实现某阶段目标的捷径或终点。如尹正所言,“物联网是一种手段,或者是一个载体。但终来讲,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以提率,给客户带来更有竞争力的、更差异化的、更契合其需求的服务或者产品,这是施耐德电气真正想做的。”
 
  如何在能源物联网领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物联网战略,使施耐德电气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并在下一步的业务调整中,帮助员工及核心团队面对,尽快形成与“物联网”策略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及运转模式,将是摆在尹正和施耐德电气中国团队面前的全新挑战。
 
  原标题: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物联网黄金期
我要评论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 如何选择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来连接设备?

    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场景、设备特性、功耗要求、数据传输需求和成本等多个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主流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技术方案。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2025-04-09 14:15:59
  • 智慧物流:数字化转型下的物流新篇章

    智慧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升级。通过各类传感器和RFID标签,物流系统可以实时追踪货物位置、监测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并自动采集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这种全方位的连接能力为物流可视化和管理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智慧物流数字化
    2025-03-26 10:49: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