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鲁盛环保始终坚持保护环境、护佑健康的企业价值观,为客户提供优良的设备,*的工艺,快速的运输安装。
其主要产品有: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气浮机、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随着社会发展,水资源紧缺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于给水厂而言,要注重中水回用工作,不断引入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策略,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为人们提供干净的用水。
一、中水回用
中水概念早起源于日本,是指生活和工业用水经过*工艺处理之后,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农业灌溉、市政园林绿化、车辆冲洗等方面。zui简单理解就是处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为了更好满足需求,要意识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性,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学习*理念,引入到给水厂生产系统中,可以优化供需结构,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中水回用技术一直在研究中,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效果。同时要认真分析给水厂的特点,在运用时体现出针对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水回用目的,缓解资源紧张局面。
二、给水厂的中水回用技术
(一)生产废水直接回用技术
国外学者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对于实践工作开展具有正确指导作用。开展反冲洗废水实验,发现其中的颗粒物能够增大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沉淀,同时降低其他物质的含量。给水厂生产废水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原因是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造成土壤污染、植物死亡等情况,所以要进行有效处理。西方发达国家做出了明确规定,反冲洗废水必须经过膜过滤才可以回用,我国对于生产废水回用技术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注重工艺简单、经济实惠,虽然短时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实现技术优化升级,才能更好的应用在生产废水回用中。
(二)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
沉淀技术是应用zui广泛的反冲洗废水处理技术,工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常情况下和混凝预处理组合使用,确保水质满足规定要求,可以有效利用。沉淀技术主要优势体现在:整体造价比较低,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简单的工艺无法满足处理要求,需要增加砂滤工艺来提升水平,减少水质中的有害物质。由于水质变化情况较大,混凝剂投入量很难精确控制,这是沉淀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另外沉淀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水中的微生物会增多,给直接运用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这项技术还存在缺陷,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收获更好效果。从问题中总结经验,作为技术研究的指导,对于提升中水回用有着很大的帮助。
微砂辅助沉淀工艺是通过添加微砂和一种混凝剂的做法来提高澄清的效果,达到对水质的要求。zui显著的优势就是适用性强,可以用于低温、浑浊的水中,而且实际效果很好,不会受到水质条件的影响。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表明采用微砂辅助沉淀工艺处理生产废水能够降低排泥水的排放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但是技术也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在工艺复杂,操作难度比较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成本比较高,很多企业处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般情况是不会采用微砂辅助沉淀工艺,依然沿用传统技术。
为了更好的普及应用,实现工业废水的处理,要不断创新技术,朝着更加*的方向发展。
以某电镀厂为例,由于其进水浓度Ni2+:30mg/l左右,而且是化学镍,该厂处于太湖流域,对重金属离子的排放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做到*的要求,我们采用了两级物化+离子交换+超滤+两级RO+蒸发的工艺。
经过两级物化沉淀后镍离子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出水Ni2+≤1.5mg/l,再通过超滤以及两级RO的作用,淡水回用率80%以上,出水Ni2+≤0.15mg/l,RO产生的浓水进蒸发系统,经过蒸发后的冷凝水与前面的淡水一起回用到生产线,结晶液委托外面有资质单位处理。用此处理工艺97-98%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到了生产线,剩余部分随着蒸发残渣和压滤后的干污泥委外处理,基本达到了*的要求。
微动力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由于镀件要求越来越高,电镀工艺也在飞速发展,产生的电镀废水种类也是越来越复杂,本文仅对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处理做了简要论述,其余还有很多诸如铜、锌、铬等重金属离子以及相应的前处理废水和酸碱废水的处理,这些都需要根据它们不同的特性以及要达到的标准去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而且鉴于电镀废水的污染性以及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为了大家共同的家园以及身边的青山绿水,对其进行处理是*的。
1危险废物概述
危险废物主要指的是列入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中的或者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或者鉴别方法认定为危险性质的废物,这种危险性质主要包含有急性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或者疾病传染性等。石油化工行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催化剂、废溶剂、废活性炭、废瓷球、废分子筛、碱渣、炉渣、灰渣、油泥、重组份油和污水处理场中产生的“三泥”等。
化工危险废弃物焚烧技术标准
为了提升焚烧的效果,在进行危险废弃物焚烧开始前,处理人员要根据废弃物的特性,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废弃物能够*燃烧。其中焚烧炉的温度要达到1100℃以上,燃烧率要控制在99%以上,另外,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意外,需要建立相应的处理、净化等应急系统;在燃烧完成以后,需要对废弃物和烟气进行妥善的处理和掩埋。
其中易爆品和不可回收废弃物不能进行焚烧。对化工危险废弃物焚烧需要采取以下工艺:
1.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焚烧设备,具备节能环保的功能。2.具有良好的燃烧使用率,大限度地完成化工危险废弃物的处理。3.需要建立完善的处理系统,控制好焚烧的每一个步骤,从而为危险废弃物处理和焚烧创造良好的条件。
3危险废物焚烧工艺
3.1焚烧炉型选择
在危险废弃物焚烧工艺中,焚烧炉是zui为重要的设备,焚烧炉将直接影响废弃物处理效果。从近几年来看,焚烧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焚烧炉性结构趋于多样化,且种类的也不断增多。根据焚烧炉的结构,可以分为4种炉型,液体喷射炉、流化床焚烧、固定床和回转窑,目前回转窑使用多,且应用范围广。
回转窑属于多功能废物焚烧装置,采取热解和焚烧两种方法,不仅焚烧各种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废物、污泥,还能对各种液体废物进行有效地处理。总而言之,回转窑具有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设备运行稳定、进料方式灵活、可处理物料种类多等明显优势。从化工危险废物的特征可以看出,因其具有成分复杂、固废种类多、数量大等综合因素,所以在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备中回转窑发挥着重大作用。
3.2焚烧处理工艺
(1)配伍预处理
由于待焚烧处理的危险废物往往形态各异、成分复杂。因此,为保证焚烧系统的稳定进料、平稳运转,并在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需对进料前的固体废物进行配伍预处理。配伍预处理的控制因子主要有两点:1.均衡废物的热值和水分,保证焚烧稳定,节省辅助燃料。建议配伍后废物的热值在3000~3500kcal/kg之间;2.均衡入窑废物的成分,以保证烟气达标排放。通常来说,入炉酸性污染物的含量符合相关规定,含有有机重金属类物质的危险废物应采用桶装入炉方式以控制整体数量。
(2)进料系统
针对不同物料类型,应采用不同进料方式。具体来说:1.对大块物或不易分装的废物,需经过破碎机破碎后进储存在废物储坑,通过抓吊上料进入回转窑;2.散装固体废物应根据外形尺寸的大小和检测热值,进行简单配伍后储存在废物储坑,终通过抓吊上料进入料斗,通过液压活塞推送推入回转窑内;3.废液应通过废液雾化泵及雾化系统喷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
(3)回转窑
危险废物通过进料机构送入回转窑本体内进行高温焚烧,废物在窑体内被*焚烧成高温烟气和灰渣。回转窑本体的合理设计是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效果的基本保证。在实际工程设计时,焚烧时间一般应控制在60min左右,操作温度控制在850℃左右,炉体转速控制在0.2~5.0r/min之间。同时,为保证物料向下的传输,保持回转窑有一定的倾斜度,以2°为宜。
(4)二燃室
经回转窑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和灰渣从窑尾进入二燃室。二燃室的主要功能是对一次燃烧产的烟气中未燃尽的有害物质做进一步的*分解销毁,以达到排放要求。
按国家《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规定,二燃室应按110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s为设计要求进行计算,以保证有害的臭气和多氯化合物能够充分分解,同时抑制二噁英的生成。根据实际工程案例,二燃室可将烟气中99.99%以上的二噁英和其他有害成分*分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