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唯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唯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课程大纲
产品介绍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要
课程名称 | 中文: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 英文: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课程代码 | ||||||
课程学分 | 6 | 课程学时 | 共 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 |||||
课程类别 |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R核心课程 | 课程性质 | R必修 R选修 | |||||
适用专业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通信技术等 | |||||||
先修课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 后续课程 | 网络集成技术等 | |||||
开设学期 | 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 | |||||||
教学方式 | R面授 R实验 R实践 R网络 £研讨 £其他___________ | |||||||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设计、构建和维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胜任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等岗位工作。本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企业华为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将企业的教育资源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确保学生学习到和实用的网络技术。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参加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1+X认证考试,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TCP/IP原理和交换机原理;
2. 掌握交换技术(VLAN、STP、RSTP)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3. 掌握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单区域OSPF、VLAN间路由协议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4. 掌握网络可靠性技术(VRRP、链路聚合、堆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5. 掌握广域网技术(PPP、PPPoE)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6. 掌握网络安全技术(ACL、NAT、AAA)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7. 掌握*6的基础知识;
8. 掌握WLAN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场景;
9. 掌握网络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10. 掌握网络自动化运维的基本知识;
11. 掌握企业网项目建设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常见网络设备的选型能力和管理和维护能力;
2. 能够利用交换技术实现中小企业网的设计和实施;
3. 能够利用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
4. 能够利用VRRP和链路聚合与其他技术联动实现高可靠性;
5. 能够利用PPP和PPPoE技术实现广域网数据传输;
6. 能够利用ACL和NAT技术提升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7. 能够部署和实施企业无线网络;
8. 能够规划部署*6网络;
9. 能够通过SNMP进行简单的网络管理;
10. 能够利用Python语言进行网络自动化运维;
11. 能够规划设计企业网络。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掌握故障分析和排除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文档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5. 培养学生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尊重产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6.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立足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时代对网络技术人才需求,以企业实际网络应用案例为载体,以企业网络中涉及的网络技术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学习领域—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1+X认证为抓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项目,从而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图1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知识图谱
五、教学内容安排
章 | 知识点 | 技能点 | 学时 | |
讲授 | 实践 | |||
1.TCP/IP基础 | 1. 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常见术语 2. 熟悉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3.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4. 掌握*4地址分类 5. 掌握IP子网规划 6. 掌握ARP与*4通信原理 7. 掌握TCP与UDP的基本原理 8. 掌握应用层的基本功能和常见应用 | 1. IP子网划分 2. ICMP与连通性测试 | 4 | 2 |
2.交换技术 | 1. 理解传统以太网的工作方式和冲突域的概念 2. 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 掌握VLAN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 掌握ST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5. 掌握RSTP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 1.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2. 配置VLAN 3. 配置STP 4. 配置RSTP | 4 | 4 |
3.路由技术 | 1. 理解路由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路由表的生成与路由条目 3. 掌握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 4. 掌握默认路由的工作原理 5. 掌握静态路由汇总的方法 6. 掌握单区域OSPF的基本原理 7. 掌握VLAN间路由的概念 8. 掌握单臂路由和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1. 配置静态路由 2. 配置默认路由 3. 配置静态路由汇总 4. 配置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5. 配置单区域OSPF 6. 配置单臂路由 7. 配置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 | 4 | 4 |
4.网络可靠性 | 1. 掌握VRRP的作用 2. 掌握VRRP的工作原理 3. 掌握链路聚合的作用 4. 掌握链路聚合的工作原理 5. 掌握链路聚合的模式 6. 掌握堆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7. 掌握iStack堆叠的实现过程 | 1. VRRP的基本配置 2. 配置VRRP认证 3. 配置VRRP的负载均衡 4. 手动配置链路聚合 5. LACP配置链路聚合 | 4 | 4 |
5.广域网技术 | 1. 掌握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广域网的接入方式 3. 掌握PPP的基本概念 4. 掌握PPP的工作原理 5. 掌握CHAP和PAP认证的工作过程 6. 掌握PPPoE的基本概念 7. 掌握PPPoE的工作过程 | 1. PPP的基本配置 2. 配置PAP认证 3. 配置CHAP认证 4. 配置PPPoE | 2 | 2 |
6.网络安全技术 | 1. 理解ACL的基本原理 2. 掌握ACL的工作过程 3. 掌握ACL的分类 4. 掌握基本ACL与高级ACL的区别 5. 掌握NAT的工作原理 6. 掌握NAT的基本类型 7. 掌握AAA认证的基本概念 8. 掌握AAA认证的工作过程 | 1. 配置基本ACL 2. 配置高级ACL 3. 配置静态NAT 4. 配置动态NAT 5. 配置NAPT 6. 配置Easy IP 7. 配置AAA认证服务器 | 4 | 4 |
7.*6基础 | 1. 掌握*6的数据包封装 2. 掌握*6的地址表示方式 3. 掌握*6地址分类 4. 掌握*6的单播地址 5. 掌握*6的组播地址 6. 掌握*6的任播地址 7. 掌握*6静态路由 8. 掌握*6默认路由 9. 掌握*6汇总路由 | 1. *6的基本配置 2. 配置*6静态路由 3. 配置*6默认路由 4. 配置*6汇总路由 | 4 | 2 |
8.WLAN技术 | 1. 掌握WLAN的应用概况 2. 掌握WLAN协议标准 3. 掌握WLAN的常见设备 4. 掌握WLAN的工作原理 5. 掌握WLAN的安全对策 6. 掌握WLAN的安全标准 | 1. FAT AP的基础配置 2. WLAN的安全配置 | 4 | 4 |
9.网络管理 | 1. 掌握网络设备的密码恢复 2. 掌握SNMP的基本概念 3. 掌握SNMP的工作原理 4. 掌握SNMP的基本架构 5. 掌握SNMP的简单应用 | 1. 配置SNMPv1简单应用 2. 配置SNMPv3简单应用 | 2 | 2 |
10.企业网项目建设实践 | 1. 掌握网络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 2. 掌握网络规划和设计原则和步骤 3. 掌握网络工程实施步骤和方法 4. 掌握网络工程测试步骤和方法 | 1. 描述项目背景和功能 2. 项目需求分析 3. 设计网络拓扑 4. 设计LAN规划 5. 设计设备管理规划 6. 设计端口互联规划 7. 规划SSH服务 8. 规划IP地址 9. 实施项目 10. 测试网络 | 2 | 4 |
11.网络自动化运维项目实践 | 1. 掌握Python运维常用库和常用语法 2. 掌握通过Python代码管控网络设备 3. 掌握通过Python代码备份网络设备运行配置应用 4. 掌握自动化运维项目需求分析 5. 掌握自动化运维项目规划和设计原则 6. 掌握自动化运维项目实施步骤和方法 7. 掌握自动化运维项目测试步骤和方法 | 1. 自动化运维项目需求分析 2. 自动化运维项目规划设计 3. 自动化修改网络设备登录密码的配置 4. 定时自动化备份网络设备配置 5. 自动化运维项目测试 | 2 | 4 |
学时总计 | 36 | 36 |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的测试。各部分考核比重如下:
1. 课堂学习占50%(包括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其中:
(1) 出勤、平时课堂表现:15%
(2) 实训项目:15%
(3) 网络技术理论测试:20%
2. 实操考试占50%,主要考核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1+X认证考试,通过考试总分可以加15分。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课程大纲.doc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