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明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厌氧反应器>>UASB厌氧反应器>> UASB厌氧塔-厌氧反应器
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放,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由19世纪的厌氧池——简单的沉淀与厌氧发酵合池并行,再到1899-1906年的厌氧池——污水沉淀与厌氧发酵分层进行,到近代的厌氧池——独立式营建。
目前应用在废水处理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有很多,如UASB反应器、EGSB反应器、IC反应器、ABR反应器等等。
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器设计要特点:
1) 集气室的隙缝部分的面积应该占反应器部面积的15~20%;
2) 在反应器高度为5~7m时,集气室的高度在1.5~2m;
3) 在集气室内应保持气液界面以释放和收集气体,防止浮渣或泡沫层的形成;
4) 在集气室的上部应该设置消泡喷嘴,当处理污水严重泡沫问题时消泡;
5) 反射板与隙缝之间的遮盖应该在100~200mm以避免上升的气体进入沉淀室;UASB厌氧塔-厌氧反应器
6) 出气管的直管应该充足以从集气室引出沼气,别是泡沫的情况。
对于低浓度污水处理,当水力负荷是限制性设计参数时,在三相分离器缝隙处保持大的过流面积,使得大的上升流速在这一过水断面上尽可能的低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分离器的斜壁沉淀区的过流面积在接近水面时增加,因此上升流速在接近排放点降低。由于流速降低污泥絮体在沉淀区可以絮凝和沉淀。累积在三相分离器上的污泥絮体在一定程度上将过其保持在斜壁上的摩擦力,其将滑回反应区,这部分污泥又将与进水机物发生反应。
UASB 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厌氧发酵过程:在 UASB 厌氧反应器中,废水从底部进入反应器,在污泥床区和悬浮污泥区与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厌氧微生物通过水解、酸化、产乙酸和产甲烷等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逐步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和污泥。
在水解阶段,复杂的有机物如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酸化阶段,水解产物进一步被酸化菌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二氧化碳和氢气等。产乙酸阶段,酸化产物被产乙酸菌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氢气。最后,在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乙酸、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UASB厌氧塔-厌氧反应器
污泥颗粒化:UASB 厌氧反应器能够实现高效处理的关键之一是污泥的颗粒化。
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厌氧微生物逐渐聚集形成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生物活性,能够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
颗粒污泥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颗粒污泥内部存在着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一个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提高了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水力循环与三相分离:废水在反应器内的上升流动产生了水力循环,使废水与污泥充分混合,促进了微生物与底物的接触和反应。
同时,产生的沼气在上升过程中形成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污泥层中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传质效果。当气、液、固三相混合物上升到三相分离器时,由于重力和气体浮力的作用,实现了气、液、固三相的分离。
沼气被收集到气室,污泥在沉淀区沉淀后回流到反应区,上清液则通过出水系统排出反应器。这种三相分离机制保证了反应器内污泥的高浓度和稳定运行,同时也提高了沼气的收集效率。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