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测试项目及功能
1.12个断口的固有分、合闸时间;
2.
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是我公司为适应测试高压开关动作特性的需要开发研制的仪器。它以单处机为核心进行采样,处理和输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汉字提示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操作,汉字显示结果并打印输出,具有智能化、功能多、数据准确、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户内、多油开关、真空开关、六氟化硫开关的动特性测试。
二、主要测试项目及功能
- 12个断口的固有分、合闸时间;
- 重合闸时间;
- 分、合闸zui大不同期性;
- 刚分、刚合速度;
- 弹跳时间及幅度;
- 开关开距及开关超行程(真空开关、预置开关行程);
- 分、合闸平均速度;
- 显示、打印速度-距离曲线
三、主要技术指标
1、时间测量
同时可测量断口数:≤12个
测定过程整定时间:0~6秒
分辨率:0.1ms
2、开关开距、开关超行程、弹跳幅度测量
量程:<500mm
分辨率:1mm
3、测量误差
时间测量误差:±1%
行程测量误差:±1%
4、工作条件
工作电压:AC220V±10%
频率:50HZ
功耗:≤60W
使用环境温度:0~40℃
使用环境湿度:≤90%RH
体积:400×350×200(mm3)
重量:7kg
主要特点
- 主要数据、操作命令中文界面显示
- 数据、曲线屏幕分时打印数据、波形。
- 非测试数据不显示(含数据0不显示)
- 金短时间数据测试功能(在合000分状态有效!)
- 非动杆测量比例适于V0、V1、V2、V3、V4各项速度定义 。
- 测试数据可存储、上传电脑。
§1.2 适用对象
本产品适用于进口、国产各种型号之多油、少油、SF6、真空等高压开关(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测试。亦适用于电磁动作类电器(如接触器、继电器等)的时间测试。
§1.3 测试数据
1.时间: 固有分闸(合闸)时间
分闸(合闸)相内不同期
分闸(合闸)相间不同期
合闸(分闸)弹跳时间(弹跳次数)
合-分时间(金短时间)
2.速度: 刚分(刚合)速度
时间段(行程段或角度段)平均速度
分闸(合闸)zui大速度
3.行程: 动触头行程(开距)
接触行程(插入行程)
过冲行程
反弹行程(幅值)
4.操作电流特性
5.低电压动作特性
备注:弹跳次数、过冲行程、反弹行程(幅值)须在波形上读取,可打印输出。
§1.4 表征参量
1.测试数据页中各参数表示的意义:
时间 分闸或合闸时间。
弹跳 弹跳时间,指一次合(分)闸操作中,动静触头*次合(分)之后发生的所有接触离合的累计时间值。
tA(B、C) 表示A(B或C)相内不同期。
tAB(tBC、tAC) 表示AB(BC、AC)相间不同期,仪器自动显示zui大那组相间不同期。
S 总行程,动触头从运动开始前的静止位置到运动结束后的静止位置间的位移。
Sj 接触行程:
分闸时,指运动开始前的静止位置到动静触头刚分点的位移。
合闸时,指动静触头刚合点到合闸静止位置的位移。
比例K=1.00 角位转换系数,适用于非直接动杆位移、角度测量,可转换成标准动杆下的参数。
V0 速度定义栏,表示电气分后(合前)10ms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注:V0速度定义栏是针对具有曲线打印功能的测试仪,标准型的只具备以下速度定义)
V1 表示刚分后(刚合前)10ms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V2 表示刚分(刚合)前后各5ms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V3 表示刚分后72mm或刚合前36mm行程内的平均速度。
V4 表示电气分后(合前)行程Su内的平均速度。
V5 表示电气分后(合前)行程Sz内的平均速度。适配C4辅助触点。
特别提示:
V0、V1、V2、V3、V4状态时:传感器均断口A1安装。
K=1.0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
K=其他值,可设定非直接动杆测速(如角度法)适配系数。
V0、V4状态:由断口A1确定电气分(合)点。
V1、V2、V3状态时:采用1度角传感器时,Sc=060表示60度,每1表示1度。
V4状态时:采用1度角传感器时,Su=6.0表示60度,每0.1表示1度。
V1、V2、V3状态时:由超程Sc确定刚分(刚合)点。
V5状态时:由断口C3确定电气分合点。
Vmax zui大速度。
V1、V2时,是指运动过程中每10ms的平均速度zui大值。
V3时,是指运动过程中每1mm行程的平均速度zui大值。
V4时,是指运动过程中每0.1mm行程的平均速度zui大值。
△S及传感器适配参数比例K=1.00
V0时:不出现△S提示,传感器适配参数由K值设定;
K=1.0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1mm或1度角传感器。
K=0.1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0.1mm传感器。
V1、V2、V3时:指示△S=01,表示适配1mm或1度角传感器。
K=1.0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1mm或1度角传感器。
K=0.1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0.1mm传感器。
V4时:指示△S=0.1,表示适配0.1mm传感器或1度角传感器。
K=1.0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1mm或1度角传感器。
K=0.10表示直接动杆测量时,适配0.1mm传感器。
Sc 当选择V1、V2、V3时此处必须设定,以便确定计算刚分(刚合)速度的参照位置。其数值根据被测开关的技术条件设定(见附表),缺省值Sc=60。
Su 当选择V4时此处必须设定,以便确定电气分后(合前)行程(角度)Su内的平均速度,缺省值Su=6.0。
Sz 当选择V5时此处必须设定,以便确定计算分后(合前)行程Sz内的平均速度。缺省值Sz=6.0。
分 操作命令,表示分闸(持续时间约300ms)
合 操作命令,表示合闸(持续时间约300ms)
2.如未特别说明,本说明书中有关数据的单位是:
时间t:毫秒 (ms)
速度V:米/秒(m/s)
行程S:毫米(mm)
电流I:安培(A)
电压V:伏特(V)
§1.5 技术指标
环境组别:属GB6587.1-86《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中的III组仪器(即可在室外环境使用)。
型式:便携式
包装:铝合金
使用电源 :
电压:AC220V±10%
频率:50Hz±5%
使用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 80%
安全性能
绝缘电阻:> 2MΩ
漏电流:< 3.5mA
介电强度:电源进线对机壳能承受1500V(50Hz有效值)1分钟的耐压
时间测试
测试范围:0.1ms~997ms
准确度: ±(0.1%读数+2个字)
图形显示:13路≮0.1ms所有跳变
速度测试
测速范围:1mm传感器 0.01~25.00m/s,
0.1mm传感器 0.001~2.50m/s
1°角度传感器 1周波/ 1°
准确度: 1mm传感器 ±(1%读数+1个字)
0.1mm传感器 ±(2%读数+1个字)
1°角度传感器 ±(1%读数+1个字)
行程测试
测试范围:1mm传感器 0~750mm
0.1mm传感器 0.1~30mm
1°角度传感器 0~360°
准确度: ±(1%读数+1个字)
图形显示:S-t曲线及每1mm或0.1mm或1°位移(转角)的数值
电流特性测试
测试范围:40mA~10A
分辨率: 40mA
准确度: ±(1%读数+40mA)
图形显示:I-t曲线及曲线上每一点(I,t)的参数值
直流电源
输出电压:30~250V连续可调
输出电流:≤ 15A
负载变化率:≤ 5%
§1.6 断路器测试仪中、英文版对照
位置 | 原字 | 现字 |
显示屏 | 断路器动特性测试仪 | Breaker Testing |
| 请稍候 | Waiting |
| 分(F) | O |
| 合(H) | C |
打印部分 | 合 | Close |
| 分 | Open |
|
| YY MM DD |
2.1 显示屏
1.数据表 测试(TEST DATA)
1)测试数据部分:
● 时间栏,单位:ms
时间 合(分)时间
弹跳 合(分)弹跳时间 (A1~C4)
A1 断口合(分)时间 (A1~C4)
● 同期栏, 单位:ms
tA(B、C) 表示A(B、C)相内不同期
tAB 表示AB相间不同期
● 运动特性栏
S 总行程,单位:mm或 °(度)
Sj 接触行程(插入行程),单位:mm
● 按↑键 + 选项键打印当前数据表。
2)设置参数部分:
● 速度定义栏,可循环显示,须设置。
V0、V1、V2、V3、V4、V5速度定义可选择
Vmax zui大速度,单位:m/s 或 °/s
△S及K: 传感器适配预置
● 超程栏,须设置。
V1、V2、V3时,预置Sc=60,单位:mm
V4时,预置Su=6.0,单位:mm或 °(度)(标准针打版按选项键出现Su=6.0)
V5时,预置Sz=6.0,单位:mm
● 操作命令栏,可循环显示,须设置。
① 分--F 分闸
② 合--H 合闸
③ 分000合000分--F 000 H 000 F
④ 合000分000合--H 000 F 000 H
⑤ 分000合--F 000 H
⑥ 合000分--H 000 F
2.时间波图(t)
● O:线圈控制电压持续时间波形。
● A1~C4:实时显示断口状态
● 按←、→光标键移动光标线查开即时数值。
● 按放大键放大光标线后波形。
● 按↑键 + 放大键返回原坐标。
● 按↑键 + 选项键打印波形图。
注意事项:
标准针打版打印数据。仅热敏打印机版打印波图。
3.行程-时间图(S-t)
● 图形行程由上至下为分闸波形,(可使用速度换向线校正方向)。
● 按←、→光标键移动光标线查看即时数值。
● 按放大键可放大光标线后的波形。
● 按↑键 + 放大键返回原坐标。
● 按↑键 + 选项键打印波形图、计算的速度数值。
● 按↑键 + 翻页键存储计算的速度数值。
注意事项:
针打版打印数据。仅热敏打印机版打印波图。
自定义计算功能:
按选项键定位前点后,移动光标至后点,再按选项键可自动计算此段平均速度。
必须从左至右确定前点、后点,详见坐标分析功能介绍。
4.速度-行程图(V-s)
● 按←、→光标键移动光标线查看即时数值。
● 按↑键 + 选项键打印当前波形图。
注意事项:
仅热敏打印机版打印波图。
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是我公司为适应测试高压开关动作特性的需要开发研制的仪器。它以单处机为核心进行采样,处理和输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汉字提示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操作,汉字显示结果并打印输出,具有智能化、功能多、数据准确、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户内、多油开关、真空开关、六氟化硫开关的动特性测试。
二、主要测试项目及功能
- 12个断口的固有分、合闸时间;
- 重合闸时间;
- 分、合闸zui大不同期性;
- 刚分、刚合速度;
- 弹跳时间及幅度;
- 开关开距及开关超行程(真空开关、预置开关行程);
- 分、合闸平均速度;
- 显示、打印速度-距离曲线
三、主要技术指标
1、时间测量
同时可测量断口数:≤12个
测定过程整定时间:0~6秒
分辨率:0.1ms
2、开关开距、开关超行程、弹跳幅度测量
量程:<500mm
分辨率:1mm
3、测量误差
时间测量误差:±1%
行程测量误差:±1%
4、工作条件
工作电压:AC220V±10%
频率:50HZ
功耗:≤60W
使用环境温度:0~40℃
使用环境湿度:≤90%RH
体积:400×350×200(mm3)
重量:7kg
5.线圈电流图形(I-t)
此图形必须单独测试
● 本图页显示的I-t曲线反映了分(合)闸操作电流随时间(初始30ms)的变化,运用本页可进行电磁铁动作特性分析。
● 按←、→光标键移动光标线查看即时数值。
● 按分(合)设定F (H)操作方式。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后采样动作电流。
● 按↑键 + 选项键打印当前波形图。
注意事项:
仅热敏打印机版打印波图。
§2.2 按键功能
1.软键盘图示:
2.按键说明:
键:按键依次循环调出t图、S-t图、V-S图、I-t图、数据表
2)复用键,先按住 键,再按其他键。
键 +
键:打印机走纸。
键 +
键:放大图中,返回坐标原点用。
键 +
键:打印当前数据、波形图用。(注:标准针打型仅打印数据)
键 +
键:存储数据用。
3)
键:
● 调整速度定义项;
● 调整K=1.00处值;
● 调整Sc或Su处值
● 向左、右移动光标线。
4) 键:放大光标线后的图形(可多次按键)。
5) 键
● 在数据表中可移动 至需调整的项目。
● 在 键设置自动重合闸分 000 合 000 分等 000 参数时,移动 位置。
● 在S-t中使用坐标分析功能时,用作置起点、置终点功能用(详见坐标分析介绍)。
6) 键:设置“分”、“合”、自动重合闸等参数分 000 合 000 分
7) 键:其他参数设置后,确认并执行操作,等待触发。
3.对比度调整: 调整液晶光屏对比度。
§2.3 测试端口
仪器左上角插座为时间测试端口
● 黄色插口A1、A2、A3、A4可连接A相静触头断口测试线。
● 绿色插口B1、B2、B3、B4可连接B相静触头断口测试线。
● 红色插口C1、C2、C3、C4可连接C相静触头断口测试线。
● 黑色共端插口连接测试线至各相断口动触头(动触头互相短路连接汇合)
特别约定:
● A1端口对应断口安装传感器。
● V5时:C3端口对应静触头断口,C4端口对应断口安装辅助接点。
注:△t =︱C3-C4︱为预设间距动触头运动时间。
§2.4 交流电源输入
● 电源线请使用本公司提供之250V,10A电源线。
● 现场交流电源应符合220V±10%,50Hz工频电源。
● 插座内保险丝盒内置10A保险丝(盒内另装有1颗保险丝备品)
● 如在有强干扰的现场做试验时仪器接地端子必须接地。
§2.5 直流电源与操控
● 电源选择按钮
置内时,选择内直流电源作为主控操作电源。
注:此时应断开操作回路所有二次供电电源,避免两个电源冲突,影响使用。
2.置外时
1)如已连接外 +、- 直流电源,用外电源作为主控操作电源,
注:此时应调整电压旋钮至关闭内电源处。
2)如不连接外 +、- 直流电源,仪器将进入外同步交(直)流工作方式。
● +、-外直流输入电源插座
外接 +、- 直流电源
仅在需使用外电源代替内电源作为主控操作电源时使用。
● 电压旋钮
调整内直流电源。
● 电压表
指示内(外)直流电源电压值;
在外同步交(直)流工作方式作触发指示。
● 分+、合+、负插座
分别外接开关操动控制回路分(合)闸 + 端及公共负电源端。
● 保险丝
分、合、负输出,10A 保险丝。
● 操动控制按钮
1)操动控制置程控时,用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如F、H等),按操作键送电并采样。
2)操动控制置手动时,按手分(手合)键送电。
注意事项:如需同时测试数据,则须预先用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如分、合等(或F、H),按操作键显示请稍候 后,按 手分(手合)键送电并采样。
§4.8 预置速度定义测速
开关测速时,注意时间端口A1对应传感器安装断口。
V0时:通用国标速度定义,一般开关测速,均可在此项完成。可设置传感器及非直接动杆测速(如角度法)适配系数K 。
⑴ 直接动杆测量的设置:
● 使用1mm传感器:K=1.00(仪器默认值,如1mm传感器测试SN10-10开关)
● 使用0.1mm传感器:K=0.10(须调整,如0.1mm传感器测试ZN28-10开关)
⑵ 非直接动杆测量的设置
●使用角度传感器:K=行程/角度(如LW8-35开关,K=96/60=1.60)
●水平拉杆1mm传感器:K=动杆行程/拉杆行程(如LW11-110开关,K=150/100=1.50)
注意事项:
● 非直接动杆测量时,如不知道角度(或拉杆行程),可预先使用K=1.00测试角度或拉杆行程S,然后根据K=行程/角度(或K=动杆行程/拉杆行程),直接调整K值即可。
● 非直接动杆测量时,必须知道开关的真实动杆行程,同时确认所安装的角度或拉杆传感器的运动特性符合动杆运动特性。
注:V0速度定义是针对具有曲线打印功能的测试仪,标准针打型的只具备以下速度定义
2. V1、V2、V3时:按选项键,指向符 指向Sc,按左光标键或右光标键,根据被测开关的超行程调整数值。缺省值Sc=60。
3. V4时:按左光标键或右光标键,根据被测开关须的测试开距调整数值。
缺省值Su=6.0。
4. V5时:按选项键,按左光标键或右光标键,根据被测开关须的测试开距调整数值,缺省值Sz=6.0。
§4.9 坐标分析功能---从S-T图形上测速
在数据表选择速度定义V0(或V1、V2、V3、V4)项测试后,在S-t波形图上,可使用光标两点定位自定义计算速度,也可用作分析合闸过冲、分闸反弹幅值等数据。
下面为实测LW11合闸为例(总行程S=150,速度定义为全程80%的平均速度)
计算步骤:如图显示
● 确定前点:
用→(←)光标键将光标线调至S=15处,按选项键置为零点。
● 确定后点:
用→(←)光标键将光标线移至△S=120处,按选项键自动计算此段的平均速度。
● 必须从左至右确定前点、后点
§5.1 SN10-10
1.安装:选用1mm传感器
打开油帽,拧下逆止阀,连接行程杆和光栅尺,架设支柱承托传感器,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注意选配不同的行程杆与光栅尺)如行程杆长度不够,可连接M5-150、M5-400接长杆加长。
测试时须设置速度定义、超程参数。详见数据库纪录。此类开关有SN10Ⅰ、SN10Ⅱ、SW3、SW4、SW6、SW7等。
2.测试:以内电源、程控操动方式为例。
● 连接测试线A1、B1、C1分别至开关静触头A、B、C相,将动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
● 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须断开二次回路控制电源,避免两个电源冲突)。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程控。
● 仪器开机后,在数据表上速度定义调整为V1;(符合SN10定义)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c=60处,按左右光标键将数值调至Sc=25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2 SN4-35
1.安装:选用1mm传感器
此类开关安装传感器时,须在开关本体上打孔攻螺纹,以便固定传感器支板;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在横梁提升杆上固定抱箍及平移板,以便固定光栅尺(长度750mm、此为选配)。
2.测试:以交(直)流外同步方式为例。
● 连接测试线A1、B1、C1;A2、B2、C2分别至开关静触头A、B、C相(两侧),将动触头横梁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
● 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
● 电源选择置外;操动方式置手动。
● 仪器开机后,在数据表上速度定义调整为V1;
● 超程为60mm,不必调整。(按仪器默认值Sc=60)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显示请稍候画面后,另行操动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注意事项:
在交(直)流倒采样时(外同步方式):开关另行操作分(合)闸开关动作前,仪器应一直保持请稍候画面。否则是开关操动机构端子上已有电压信号串进来。(如通过信号灯,或交流电源通过–线单线串入
§5.3 DW2-35
1.安装:选用1mm传感器
安装传感器时,在油桶上部加油孔处固定T形支柱,连接螺杆,以便固定传感器支板;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连接行程杆(M8-430mm)和光栅尺(长度600mm),
如行程杆长度不够,可连接M5-150、M-400接长杆加长。
2.测试:以内电源、手动操动方式为例。
● 连结测试线A1、B1、C1分别至开关一侧静触头A、B、C相,将另一侧静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
● 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须断开二次回路控制电源,避免两个电源冲突)。连接地线等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手动。
● 仪器开机后,数据表上速度定义,按左右光标键调至V2。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c=60处,按左(右)光标键将数值调至Sc=16。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后显示请稍候后,再按手分(手合)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4 DW12-35
1.安装要求:选用1mm传感器
开关安装传感器时,须放下油桶,在提升横梁上固定弯折板,以固定光栅尺(长度600mm),将传感器托板另行固定在开关本体上,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
其他开关如DW8、DW13请参照执行
2.测试:以内电源、程控操动方式。
● 连接测试线A1、B1、C1分别至开关一侧静触头A、B、C相,将另一侧静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
● 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须断开二次回路控制电源,避免两个电源冲突)。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程控。
● 仪器开机后,数据表上速度定义调整为V1,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c=60处,按左(右)光标键将数值调至Sc=38。
● 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5 SW2-110类
1.安装:选用1mm传感器
开关安装传感器时,预先拧下静触头逆止阀,在油帽上部加油孔处固定T形螺管支柱,连接螺杆,以便固定传感器支板;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连接行程杆(M8-430mm)和光栅尺(长度600mm),如行程杆长度不够,可连接M5-150、M-400接长杆加长。
2.测试:以外电源、程控操动方式为例。
● 连接测试线A1、B1、C1;A2、B2、C2分别至开关静触头A、B、C相,将动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
● 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
● 连接引入外 +、- 直流电源。
● 电源选择置外;操动方式置程控。
● 仪器开机后,数据表上速度定义,按左右光标键调至V2。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c=60处,按左(右)光标键将数值调至Sc=70。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6 LW6A-110(平开)
1.安装:选用1mm传感器
此类开关须卸下透明窗,将传感器托板固定在座盘上,或直接将平移板插入紧固,或用*支架悬吊传感器。光栅尺用抱箍固定安装在垂直行程杆上。
测试时须设置速度定义、超程参数。详见数据库纪录。
2.测试:以内电源、程控操动方式为例。
● 连接测试线A1、B1、C1分别至开关静触头A、B、C相,将动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连接分+、合+、负直流输出线至开关操动机构控制回路。(须断开二次回路控制电源,避免两个电源冲突)。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程控;
● 在数据表上速度定义,按左(右)光标键调至V3。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c=60处,按左(右)光标键将数值调至Sc=43。
● 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7 LW8-35(角度传感器)
LW6B-110,LW25-110,LW11-110,ZW8-12均可按此测试
安装:
角度传感器轴心柔性连接(或吸合、或用爪型片固定)至拐臂轴心,将传感器用*安装支架固定在开关本体上。
- 测试:
方法一:有曲线打印和速度系数转换的V0版的测试方法
● 将仪器速度定义为V0;K=1.00(或直接调整至K=1.60)
● 设置H(F)送电方式;按操作键后开关动作,显示测试数据。
● 测试后根据S值,重新调整K=1.60即可。(K=总行程/S)。
方法二:无曲线打印功能、速度手工换算(标准针打版的测试方法)
● 将仪器速度定义为V4,按选项建出现Su=6.0,调整Su=1.0
● 设置H(F)送电方式;按操作键后开关动作,显示测试数。
● 测试结果需人工乘以换算系数16。
注意事项:如果速度无数据,看看合(分)闸S-T曲线,是否合闸向上,分闸向下,如果相反则用转换线予以矫正
§5.8 全封闭免维护真空开关VS1、VD4、西门子3AH5(角度传感器)
- 安装:
此类开关拐轴在侧面,打开塑料封盖,角度传感器吸合至拐臂轴心,将传感器用*安装支架固定在开关本体上。
2. 测试:
方法一:有曲线打印和速度系数转换的V0版的测试方法
● 将仪器速度定义为V0;(K=1.00)。
● 设置分/合H(F)送电方式;按操作键后开关动作,显示测试数据。
● 测试后根据S值,重新调整K值(K=总行程/S),调整K值后显示的V0为开关动杆运动的速度,即分后10ms(合前10ms)闸速度。
注意事项:
1)如真空开关VS1测速,应开距加超程作为总行程,得到K=总行程/S。因为角度传感器检测到合闸点后,继续运动到超程结束才停止。
2)如开关生产厂家定义的速度不同于默认的预设定义V0,调整K使总行程等于真实行程后,也在直接在S-T图形上通过两点法坐标计算。详见§4.8 坐标分析功能---从S-T图形上测速
方法二:无曲线打印功能、速度需手工换算(标准针打版的测试方法)
● 将仪器速度定义为V4,设置合闸Su=1.0、分闸Su=2.0
● 设置分/合H(F)送电方式;按操作键后开关动作,显示测试数据。
● 测试结果需人工换算,真正动杆运动速度V= K(总行程/S)×V4。
● Su值也可根据开关厂家的不同定义进行设置
注意事项:如果速度无数据,看看合(分)闸S-T曲线,是否合闸向上,分闸向下,如果相反则用转换线予以矫正。
§5.9 ZN28类(0.1mm传感器)速度定义为分后(合前)6mm(Su值)平均速度
安装:
0.1mm传感器的光栅拉杆用磁铁吸附在开关的垂直导电杆(动触头)上,传感器用*安装支架固定在开关本体上。
注意:拉杆应上下留有余量。
2.测试:以内电源、程控操动方式为例。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程控。
● 速度定义默认为V4。
● 仪器默认Su=6.0,故不必调整(标准版需按选项键出现Su=6.0)。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5.10 ZN28A-10(辅助接点)计算公式:V=△S/△T=SZ/∣C3-C4∣
安装:
叉型吊板悬吊辅助接点在导向板上。调节顶针高度后再行紧固。一般在合闸位置时安装(全程测速时,分闸状态下安装)。连接测试线A3、B3、C3分别至开关静触头A、B、C相,将动触头互连短接,汇合后连至仪器共端。如不测时间,可不接A3、B3。辅助接点安装相对应接C3断口。C4接在辅助接点引出线上,
2.测试:以内电源、程控操动方式为例。
● 电源选择置内;调整电源,操动方式置程控。
● 仪器开机后,速度定义默认为V1,按左(右)光标键调至V5
● 按选项键将 指示跳至Sz=6.0处(仪器默认Sz=6.0,故可身省略此步操作)
● 按分合键设置操作方式分/合F(H)
● 按操作键,开关动作。仪器显示数据表。
§6.1 日常保养
● 本仪器是一台精密贵重设备,使用时请妥善保管。要防止重摔、撞击。
● 仪器平时不用时,应储存在温度-10~40。C,相对湿度不超过80%,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在气候潮湿地区或潮湿季节,每月通电一次,每次约二小时。
● 在室外使用时尽可能在遮荫下操作,以避免液晶光屏长时期在太阳下直晒。
§6.2 快速检查
本项适于在室内自行检查,以便判断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 主机及电源
电源选择置内,操动控制置程控。开机后调整电压到220V;按分合键设置F(H);按操作键,显示数据页。
● 传感器
连接速度传感器至仪器;开机后直接按操作键,显示请稍候;快速拉动光栅尺(拉杆),显示数据表;按翻页键至S-t;V-s页,曲线应光滑。
§6.3 故障排除:
序号 | 故障现象 | 故障排除 |
1 | 光屏无显示,电压不可调 | 更换主机保险 |
2 | 光屏无显示,打印机灯亮 | 调整对比度 |
3 | 光屏有显示,电压不可调 | 更换调压电位器 |
4 | 电压有指示,电源无输出 | 更换输出保险 |
5 | 内外电源无法切换 | 更换电源选择开关 |
6 | 不打印、字迹变形 | 打印机卡纸,须抽紧纸卷 |
§6.4 售后服务
● 本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制造,每一台仪器都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及保修卡。并享有36个月的保用期,在此期间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而使质量低于特性要求的,本公司将免费予以保修。在仪器使用寿命内,本公司将*提供仪器的维护、使用培训、软件升级、配件供应等相关服务。
● 如果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本公司,我们将根据情况采取:
上门维修指导,或送回或寄回公司修理,或先发备用机给用户使用,后再寄回修理
开关型号 | 超行程mm | 速度定义 | ||
SN10-10Ⅰ | 25 | 分后(合前)10ms内的平均速度 分后(合前)10ms内的平均速度 | ||
SN10-10Ⅱ | 27 | |||
SN10-10Ⅲ | 42 | |||
SN10-35 | 40 | |||
SW2-35 | 38±3 | |||
SW2-35Ⅰ,Ⅱ | 50±3 | |||
SW2-35Ⅲ | 55±4 | |||
SW2-35Ⅳ,Ⅴ | 1600A | 60±4 | ||
2000A | 55±4 | |||
SW2-110Ⅰ | 70±5 | 刚分(刚合)点前后各5ms内的平均速度 | ||
SW2-110Ⅱ | 60±5 | |||
SW2-110Ⅲ | 70±5 | |||
SW2-220Ⅰ | ||||
SW2-220Ⅱ | ||||
SW2-220Ⅲ | ||||
SW2-220Ⅳ | ||||
SW3-110 | 60±5 | |||
SW3-110G |
| |||
SW4-110Ⅱ | 70±4 | 分后(合前)10ms内的平均速度 | ||
SW4-220Ⅱ | ||||
SW4-110Ⅲ | ||||
SW4-220Ⅲ | ||||
SW6-110 | 60±5 | 刚分(刚合)点前后各5ms内的平均速度 | ||
SW6-220 | ||||
SW6-110Ⅰ | 62±4 | |||
SW6-220Ⅰ | ||||
SW6-330Ⅰ | ||||
SW6-110Ⅱ | ||||
SW7-110 | 84±4 | 分后(合前)10ms行程内的平均速度 | ||
SW7-110Z | ||||
SW7-220 | ||||
DW2-35 | 16±1 | 刚分(刚合)点前后各5ms内的平均速度 | ||
DW2-35Ⅰ | ||||
DW2-35Ⅱ | ||||
DW2-35R | ||||
DW1-35 | 12±2 | |||
DW1-35D(G) | 10±2 | |||
DW8-35 | 55±5 | 分后(合前)10ms内的平均速度 | ||
DW8-35Ⅱ | ||||
LW3-10Ⅰ |
|
| ||
LW3-10Ⅱ |
| |||
LW2-220 |
| 电气分后(合前)10ms内的平均速度 | ||
LW6-500 | 43±4 | 分闸:分后72mm的平均速度 合闸:合前36m m的平均速度 | ||
LW6-220 | ||||
LW6-132 | ||||
LW6-110Ⅰ | ||||
LW6-110Ⅱ | ||||
LW6-63Ⅰ | ||||
LW6-63Ⅱ | ||||
LW7-220 | 95±5 | 分后(合前)120mm内的平均速度 | ||
LW8 |
| 断路器合前拐臂转动10度,相应动触头 运动这段距离的平均速度。V=1.6*10/T1 断路器分后拐臂转动20度,相应动触头 运动这段距离的平均速度。V=1.6*20/T2 | ||
LW10 |
|
| ||
LW11-63 |
| 全程80%的平均速度 | ||
LW11-110 |
| |||
LW11-220 |
| |||
开关型号 | 触头开距mm | 速度定义 | ||
ZN3-10 | 10(+0-1) | 合闸:动杆运动起点至合闸的平均速度。 分闸:分闸至*个分闸平衡点的平均速度 | ||
ZN12-10 | 11±1 | 电气分后(合前)6mm的平均速度 | ||
ZN12-35 | 25±2 | 电气分后(合前)12mm的平均速度 | ||
ZN13-10 |
| 合闸:动杆运动起点至合闸的平均速度。 分闸:分闸至*个分闸平衡点的平均速度 | ||
ZN14-10 | 10(+0-1) | |||
ZN20-10 | 12±1 | |||
ZN21-10 |
| |||
ZN22-10 |
| |||
ZN23-10 |
| |||
ZN28-10 | 11±1 | 合闸:动杆运动起点至合闸点的平均速度 分闸:分后6mm的平均速度 | ||
ZN33-10 |
| 合闸:动杆运动起点至合闸的平均速度。 分闸:分闸至*个分闸平衡点的平均速度 | ||
ZN37-10 |
| |||
ZN38-10 |
| |||
ZN47-10 |
| |||
ZN51-10 |
| 分后(合前)6mm的平均速度 | ||
ZN65A-12 | 9±1 | 分后(合前)6mm的平均速度 | ||
ZN96-12(VEP) | 8-10 | 分后(合前)6mm的平均速度 | ||
ZN63A(VS1) | 11±1 |
| ||
ZN54-10 |
| 合闸:动杆运动起点至合闸的平均速度。 分闸:分闸至*个分闸平衡点的平均速度 | ||
ZN60-12 |
| |||
ZN63-12 |
| |||
ZN65-12 |
| |||
ZN66-10 |
| |||
ZN67-10 |
| |||
ZW8-12 |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