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建筑业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流正在人们心里流淌,楼房越盖越高,外形越来越奇特。毋庸置疑,外形奇特的建筑能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然而奇特的外形背后也有一些让人不那么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有的建筑片面追求外形的新奇特,而忽视了建筑节能的要求。
建筑需要个性特征的美感,但并不意味着舍弃节能。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95%以上的新建建筑也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以高透过率的玻璃幕墙为例,这方面的浪费不可小视。据统计,全国9亿平方米的既有公共建筑中,玻璃幕墙占三分之一,其中约1亿平方米高耗能单玻幕墙建筑急需改造。如果不计日常空调用电的浪费,仅改造投资就超过200亿元,由此造成的浪费难以估量。
在笔者看来,建筑不节能,绝不是公民用能习惯的问题,而是不重视建筑设计的问题。早在2005年,建设部就发布了建筑节能标准,但仍有不少地方把这些节能标准当做“耳旁风”,我行我素,或者敷衍应付。而据笔者所知,西方一些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是十分超前的。比如,德国的新建建筑只有符合节能标准才能上马;英国的房屋必须学会呼吸;在美国,节能是建房的首要和前提指标。建一座建筑可能花费不是很大,但如果建筑不节能,长年累月在能源消耗上的花费也不小。因此,公共建筑应从节能角度从长计议,不能只考虑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费能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巨大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追求的目标。在城市建设规模猛增的大背景下,推广节能建筑既是突破能源瓶颈的一剂良方,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应从设计的源头强化对新建建筑的节能审查。只有重视建筑节能设计,才能减少和避免由于设计不当导致的高能耗建筑,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使千万间节能建筑成为城市一道*的风景
上一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及校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