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烟室测温热电偶使用寿命平均每支不超过4天,不但增加维修的工作量而且严重影响工艺控制,增加操作难度;增加生产费用。为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经过几个月的跟踪试验,找到了对策,使烟室热电偶使用寿命由每支平均4天提高到15天。试验效果较为明显。2热电偶的选用及安装回转窑烟室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100℃。选用热电偶型号:KLWRNN-331,测温范围:600~1300℃,分度号:K。热电偶安装示意见图。3烟室热电偶损坏现象回转窑烟室热电偶损坏现象有两类:一类是外套瓷保护管先破裂,然后损坏到内套瓷保护管及热电偶测温元件;外套瓷保护管破裂长短不一。第二类损坏方式是外套瓷保护管和内套瓷保护管未破裂,热电偶测温芯断线。
热电偶损坏原因分析及措施4.1热电偶外套瓷保护管破裂经跟踪试验发现,热电偶外套瓷管的损坏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热电偶插入烟室时,在瞬间温度由室温迅速升高到1000度左右,造成外套瓷保护管受热急剧膨胀,出现了裂纹。
② 热电偶插入部分被加热,温度升高迅速膨胀,外露部分却在环境冷风(相对烟室而言)作用下受到冷却使其收缩,胀缩两种力作用于同一外套瓷管,造成瓷管裂断。
① 烟室内物料、热气流对热电偶外套瓷管进行冲击,特别是当热电偶安装位置及插入深度不当如插入烟室过深等,受物料、热气流冲击更严重,致使瓷管断裂。
② 烟室内壁如有结皮,达到一定厚度就会脱落,脱落时拉动热电偶,使热电偶外套瓷保护管及内芯被拉断。
③ 大窑煅烧操作出现异常,导致烟室温度过高,或者温度变化过大,造成瓷管破裂。
2 热电偶测温芯断线的原因
① 热电偶外套瓷保护管破裂后,烟室内高温气流、物料立即作用于内套瓷保护管,造成内陶瓷保护管破裂,直至测温芯线断线,烧毁。
② 外套瓷管、内陶瓷管均未破裂,但其自重量较大,当内套瓷管未固定时,测温芯线便时刻遭到瓷管自重力的拉动,温度升高,芯线抗拉强度下降,在拉力持续、无规律作用下,热电偶测温芯线断线。
处理方法
1 热电偶损坏后的处理办法
不管哪种原因造成了热电偶损坏,都应在发现后立即予以更换。
2 热电偶损坏的预防措施
① 更换热电偶时,先将待换新热电偶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如烟室附近,待热电偶温度较高时插入烟室这样就避免了瞬间温差较大造成的瓷管破裂现象的发生。
② 用石棉绳缠在热电偶外露部分上对其保温,石棉绳厚度一般掌握在50mm以上,要将外露钢管、法兰等统统缠上石棉绳,以避免内外环境温度不易造成瓷管破裂。
③ 热电偶一般安装在烟室顶部或侧壁,测温探长一般控制在150-200mm,这样可避免安装位置不当或插入烟室过深引起的瓷管破裂。
④ 选用固有内陶瓷保护管的热电偶作用烟室测温元件,可避免测温芯线断线。
表2. 为某日产2000t熟料生产线窑系统各项控制参数。
序号 | 项目 | 控制范围 | 报警条件 |
1 | 窑尾温度(℃) | 950~1050 | 高限:1100 |
2 | 窑尾负压(Pa) | 150~300 | |
3 | 窑尾气体成分(%) | O2:1.5~2.5;CO:0~0.3 | 低限:1.0;高限:0.5 |
4 | 分解炉内温度(℃) | 900~1000 | 高限:1100 |
5 | 分解炉混合室温度(℃) | 850~900 | |
6 | 三次风管抽风口负压(Pa) | 30~100 | |
7 | 四级筒出口气体成分 | O2:2.0~3.5;CO:0~0.3 | |
8 | 四级筒出口气体温度(℃) | 820~860 | |
9 | 四级筒物料温度(℃) | 800~840 | |
10 | 预热器废气温度(℃) | 350~400 | |
11 | 入排风机气体温度(℃) | 330~380 | 高限:400 |
12 | 预热器废气总量(m3/h) | (3.4~3.8)X105 | |
13 | 排风机前负压(Pa) | 5500~7000 | |
14 | 排风机前O2含量(%) | 5~7 | |
15 | 窑头罩负压(Pa) | 0~50 | |
16 | 烧成带温度(℃) | 1300~1500 | |
17 | 烧成带筒体表面温度(℃) | 200~330 | 高限:350 |
18 | 回转窑转速度(r/min) | 2.8~3.1 | |
19 | 轴承温度(℃) | 高限:70 | |
20 | 窑头双管喂料机转速(r/min) | | |
21 | 固体流量计(t/h) | 5~6 | |
22 | 一次风压力(Pa) | 8500~9500 | |
23 | 二次风温度(℃) | 850~1000 | 低限:600 |
24 | 冷却机一室篦下温度(℃) | 100~200 | |
25 | 冷却机一段篦板速度(次/min) | 13~16 | |
26 | 冷却机二段篦板速度(次/min) | 10~13 | |
27 | 冷却机一室篦下压力(Pa) | 5200~6500 | 高限:6500;低限:5000 |
28 | 冷却机二室篦下压力(Pa) | 4700~5300 | |
29 | 冷却机三室篦下压力(Pa) | 3400~3800 | |
30 | 冷却机四室篦下压力(Pa) | 2100~2500 | |
31 | 冷却机五室篦下压力(Pa) | 2000~2400 | |
32 | 冷却机一室风机流量(m3/h) | (1.6~2.0)X105 | 高:2.4X105;低1.52X105 |
33 | 冷却机二室风机流量(m3/h) | (2.6~3.0)X105 | 高:3.5X105;低2.5X105 |
34 | 冷却机三室风机流量(m3/h) | (3.5~3.9)X105 | 高:4.5X105;低3.3X105 |
35 | 冷却机四室风机流量(%) | 60~70 | |
36 | 冷却机五室风机流量(%) | 60~70 | |
37 | 出冷却机熟料温度(℃) | 100~150 | 高限:170 |
38 | 出电收尘器气体温度(℃) | 150~200 | 高限:250 |
39 | 冷却机废气温度(℃) | 160~220 | 高限:280 |
40 | 窑头煤粉仓称量(t) | 25~35 | 高限:38;低限:15 |
41 | 熟料库料位 | | |
42 | 分解炉煤粉仓(t) | 40~50 | 高限:55;低限:12 |
43 | 分解炉煤粉仓称量 | | |
44 | 废品库料位 | | |
45 | 固体流量计指示(t) | 8~9 | 高限:9.5 |
46 | 预热器风机出口气压(Pa) | 100~300 | |
47 | 增湿塔入口气体温度(℃) | 320~360 | 高限:370 |
48 | 增湿塔出口气体温度(℃) | 120~150 | 高限:180 |
49 | 入电收尘器气体成分(%) | CO:0~0.3 | 高限:1.0 |
50 | 电收尘器入口负压(Pa) | 800~1200 | |
51 | 电收尘器入口阀门开度(%) | 90~1130 | |
52 | 入收尘器风管阀门开度(%) | 100 | |
53 | 电收尘排风机速度(%) | 单独60~70;磨工作80~90 | |
54 | 生料库底充气风压(Pa) | 50000~60000 | 低限:40000 |
55 | 喂料仓称量 | | |
56 | 固体流量计计量(t/h) | 125~140 | |
57 | 三次风管热风温度(℃) | 650~750 | |
58 | 煤磨抽热风温度(℃) | 350~450 | |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